元宵节

元宵为上元天官的生辰。

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又名「灯节」或「灯夕」。北魏时期,道教笃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及「下元水官」三位神灵,他们的生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后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元宵节的节期,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延长,相传唐代的元宵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开始活动,直至年十七才结束。

古代的中国传统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平时在白天亦难出门,更何况是夜晚,难得元宵节当晚可以破禁,自然会尽享欢娱,等待异性来结识,所以不少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都以元宵佳节为题材。

相传在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个叫东方朔的人,上通天文,下懂地理,所算之事都灵验,很得人信任,且风趣幽默,经常逗得汉武帝非常高兴,而他与妃嫔及宫女的关系亦很好,如她们触怒了汉武帝,总找他去汉武帝面前说情。

有一年腊月,一名叫「元宵」的宫女因想念家人但无法回家想投井自尽,刚巧给经过的东方朔看见,马上安慰她并答应替她想办法。

他先到城里摆摊买卦,但所有人所求得的卦文都写着:「正月十六火焚身」,于是请东方朔指点解救。东方朔叫他们在正月十三日那天到城外的西北方等候,当见到一个穿红衣骑灰驴的姑娘走过,就要拦住她的去路,并要求她不要烧城,因她是火神。正月十三那天,他们果然看到那姑娘,于是恳求她不要烧城,姑娘说是奉玉帝之命来烧城,但被城里的人哀求所感动,于是把锦囊交他们呈献皇帝,如皇帝能想出办法,她就不烧城了。汉武帝看到锦囊上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宵红焰烈」后,非常慌张,马上求助东方朔。

东方朔说,火神是喜欢吃汤圆的,叫全城的人于正月十五晚做汤圆供奉火神。先让火神心软,然后于正月十六日晚在每家每户及街上都燃点红色的灯笼,用以瞒骗玉帝,让他以为火已焚城。为避「火焚帝阙」,请皇上于正月十六晚带同皇后及所有妃嫔宫女走到城中,以逃过大难,另命元宵提着一红灯写着「元宵」二字及捧着一盘汤圆在街上走,以供云游的火神享用。

原来这是东方朔的妙计,他早就叫元宵的家人在正月十六日晚到街上找元宵见面。汉武帝不明原因,全都依了东方朔,于是造就元宵一家团叙的机会。而正月十六日晚果然安然渡过,汉武帝于是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须弄汤圆供奉火神(并命名为元宵节),正月十六日各人须燃点灯笼并走到街上避劫,慢慢就成为我们的习俗了。

民间也有这样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以示惩罚。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偷偷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间已在着火了,希望避过这灾厄。」众人皆点头称是,并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望,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是同春节联系着的;旧时的春节活动,通常从腊八(十二月初八)开始,到元宵节结束,也就是说,正月十五日是「过年」活动正式结束的一天。过了这天,一切生活又如平日一样正常了。

  

元宵节的由来:

与古代祭祀太乙神有关。太乙是天帝的别称,据说是掌握人间的任何事情。先秦的帝王,为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年初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到了祭祀当天的晚上,宫中灯火明亮,祭祀仪式通宵达旦。公元前一○四年,汉武帝创建「太初历」时,就把祭祀太乙神的正月十五日列为重大节日。

据载,自梁惠帝刘盈殁后,其母吕雉篡位,由吕氏宗族掌政。吕雉亡后,周勃、陈平等人率兵讨伐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讨伐诸吕的日子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到了这一天,汉文帝都会在晚上出宫,与民同乐。因古时称正月为元月,因此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订为元宵节。

与道教信奉「三官」尊神有关。道教的一个重要教派五斗米教,供奉三官尊神: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古人列为上元节;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古人列为中元节;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古人列为下元节,合称「三元节」。这三个节日中,以上元节最受人重视。这一天按照三官的爱好,演奏音乐,张挂彩灯,人们成群结队上街观赏花灯,祈求赐福、赦罪和解厄。

与汉代提倡佛法有关。东汉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有次,明帝刘庄在梦中见到一个身高六丈的金人,据说这就是西方的佛,于是派郎中蔡愔,博士秦景到天竺(印度)去寻求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等从印度求得佛法,回到京都洛阳,同来的还有西方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明帝十分高兴,亲自出宫恭迎,燃灯拜佛,并在雍门西建白马寺弘扬佛法。这却引起道教的强烈反对。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一,他们向朝廷提出要同佛教斗法。十五日,明帝把道士们召集到白马寺,命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人出来比法,结果佛家护胜。明帝更加笃信佛教,正式下令不论平民贵族,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一律要在夜间张灯结彩,表示对佛法的尊崇。

到了唐代,元宵深入民间成为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持续三天三夜,当时的城市还是实行宵禁,唯独正月十五日敕令燃灯,称为「放夜」,后来演变成为后来元宵提灯的习俗。开元、天宝年间,连皇帝都不惜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等新花样,各种新型花灯的设计更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北宋初年,庆祝活动甚至长达五夜。

 

元宵节的节俗:

花灯:

俗谚谓:「十三点灯起,十五上元宵」,灯节的前几天称为「放灯」,最后一天为「谢灯」。元宵日张灯结彩表示光明的象征,预祝来年的行好运。除了每年推陈出新的花灯游行外,有些庙宇并每年举行花灯大会,并在庙内及四周挂满平安灯,各式各样出奇制胜的花灯造型,吸引了不少逛花灯的人潮。

 

猜灯谜:

与灯相关的另一项活动是「猜灯谜」,在宋代以前猜谜被视为高尚活动,盛行于读书人之间,到了宋代,谜语和元宵赏灯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灯谜,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丰富。所谓「灯谜」,就是把谜语贴在花灯上给前来观赏的人猜,猜中者可以得到奖品,因灯谜像虎一样难射,所以又称「射虎」,这项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大人小孩都喜爱的的趣味活动之一。而灯谜所沿用的语词有很多种,例如:庾词、谜语、射覆、社、诗谜、春灯谜、文虎、灯虎、打呆、打古仔、灯猜、破闷儿、风人体等。灯谜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但在制作上,仍需运用巧思。因此、谜面的设计要符合「八美」,即句练、法净、语圆、意明、字切、雅驯、超脱、体备。而传统的灯谜更要讲求一定的格式。通常所谓灯谜格有 二十四种: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凰格、谐音格、玉带格、粉底格、燕尾格、虾须格、双钩格、加冠格、脱帽格、纳履格、解带格、脱靴格、系铃格、上楼格、下楼格、掉首格、掉尾格、中分格、碎锦格、辘轳格。这些谜格,如运用得当的话,往往可以制出十分高雅的灯谜。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约自宋代盛行,圆圆的元宵含有团圆的意义。元宵在南方也称为「汤圆」,在一般人家中,于元宵当日将糯米粉和搓成汤圆,象征全家团圆、事事顺利。而传统北方及店家元宵的制作方式则是用摇的,先做好馅粒,然后一颗颗放在大箩筐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箩筐,使其均匀沾上糯米粉,捞起元宵沾水后,再下箩筐摇,如此重复数次即成一颗颗圆滚滚的元宵了。

《岁时杂记》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

《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或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各地习俗:

河北: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

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

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

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

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

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

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

郲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

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江苏:

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

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

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

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

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

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

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

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

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

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

泉州花灯最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

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

闽南地区有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

新安县民有于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

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

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

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台湾:

台北县的平溪、十分一带,有元宵节放天灯的习俗,即所谓「南蜂炮、北天灯」。

台湾的许多寺庙,也在元宵节举行「乞龟」的活动,以作为庆祝。

台中县的东势地区就盛行这项旧俗。苗栗地区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俗称「猪笼粄」。

正月十五还有「听香」的风俗。听香的方法是先在神前烧香掷筊。请示过出行的方向后,于途中窃听他人谈话,再根据所听的容,向神前掷筊占卜今年的吉凶。

 


元宵节诗词选:

通衢建灯夜升楼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音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旛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生查子     宋.朱淑贞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鸠鸟媒。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夜     苏 味 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        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如霜。

 

元夕影永冰灯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诗       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