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也叫「端午」、「端阳」或「端五节」,「端」即「初」,即是指初五这天,「五」字与「午」相通,如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这也就是端午节名称的由来。端午节可说是现存的重要节庆中,历史最悠久,也是民间的重大节日之一,与春节、中秋节并列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三个节庆。
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主要的说法有以下两种: 最普遍的说法,认为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极为楚怀王所信任,受任命为左徒,后因士大夫忌嫉其才,而遭到陷害,楚怀王听信谗言,把屈原驱逐出国。屈原自此终日郁郁寡欢,忧国忧民,乃于五月初五这天,于汨罗江投河自尽,以死相谏。当地的百姓被屈原所感动,纷纷驾船搜索,打捞他的尸体。大家敲锣打鼓的吓走鱼虾,并用竹叶包着糯米的饭团投进江中,希望将鱼虾喂饱,免得牠们咬食屈原的尸体。村民抛进水里的饭团,就演变成现在粽子。而村民每年的五月初五到汨罗江划艇纪念屈原,则演变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有热闹非凡的龙舟竞赛。 屈原是名诗人,他的诗歌《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着。后人于是订定端午节为「诗人节」,以感念其崇高的人格及文学上的成就。传统习俗的扒龙舟和吃粽子也是对屈原的一种尊重的表现。而这习俗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据载当时就有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可见端午节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节日。 另一种说法,认为端午节可能是源自古代驱除瘟疫的习俗。早在战国时代,人们视五月为「恶月」,而五月初五更为「恶日」,《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也,阴阳争,血气散。」事实上,每年五月已接近夏天,炎夏暑热,天气湿闷,潮湿多雨,细菌滋长,毒虫滋生,瘟疫疾病流行,且人的体质也较差,易生病,所以古人通过端午的种种习俗及方法,来驱除瘟疫,如插艾蒲、饮雄黄酒、带香包等,以求送走恶运,驱邪求安。后来演变成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也有这样说: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夏小正》记载:「(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采集。糜:蓄糜。)《大戴礼》记载:「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风俗通.释忌篇》记载,汉朝时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风俗通》又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讳,深入民心。直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諯午节的习俗,找出禳毒避疫的部分。也有学者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为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群臣。 《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也各有赏赐。 《中华古今注》记载,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 《唐书.礼乐志》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酉阳杂俎》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悬艾蒲: 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在门楣两侧悬插艾草和菖蒲,有的还加上榕树叶、榴花、蒜头、山丹,称为「天中五端」。菖蒲形如利剑,可斩妖驱魔;艾草的气味,具有驱除蚊虫的效果;榕树叶则有避邪的作用。 传说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群群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妳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妳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答曰:「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半信半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插上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橘红色的矿物质,本身具有解除杀菌的功能,与米酒调合,就成了雄黄酒。民间俗信饮雄黄酒可以驱疫解毒,至于孩童不能饮酒,则用手沾雄黄酒在其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挂香包: 端午节时,习惯上会为儿童挂上香包,其作用也是在于驱邪防疫。香包的制作方式是以绸布作成囊状或各式各样动物的形状,然后内装香药,再串上红线即成,挂在身上可以驱昆虫,散浊气。款色多样,有花鸟、瓜果、鱼虫等优美形象其中又以老虎造形最为普遍,称为「虎仔香」。
划龙舟: 关于在端午节划龙舟习俗的由来,一说是缘于屈原投江后,村民为了寻找他 的尸体,组成了船队于江上搜寻,划龙舟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另一种说法是,龙在中国是象征雨露,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人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就
包粽子: 粽子的材料及做法,依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粽子据说是源于古代的一种食物,称之为「角黍」,以芦叶包上黍米煮熟而成。现今的粽子大致上是以糯米、猪肉、蛋黄等配料当做馅料,以竹叶包裹,最后以细绳捆绑成串,经过蒸煮后即成为美味可口的食物。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小宝塔形、枕头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迭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闾大夫,谓:「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欧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地区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后沾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上白糖来吃。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 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外里嫩,颇具风味。
端午诗词: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龙舟竞渡 宋.郭功父 竞渡传风俗,旁观亦壮观! 棹争飞鸟疾,标夺彩龙回。 江影浑翻锦,观声远振雷; 轻生一晌乐,时序密相催。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月五日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 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 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 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 ,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台湾竹枝词 钱 琦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各地习俗: 福建: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河北: 北京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 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 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 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 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 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 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 建昌府端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 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 攸县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