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安神位 「神位安座」,含有镇宅、纳福、招财等意,亦有追念先祖饮水思源之意义存在,对家居而言是一件慎重之事,故不宜轻言废止。而在古时候的安神步骤及资格审核皆十分严格,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礼聘地理名师选择吉方放一瓷盘,等择定吉日才拿走盘子。 在办公室设立神位供奉财神神像,是宗教信仰及心灵的寄托,希望对营运和财运会有所帮助,保佑财源广进,提供无形的力量,因此供佛安神位,都必须做慎重的规划。 有人安了神位之后,飞黄腾达,财源广进,亦有人安了神位之后,事业每况愈下,家宅不安,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安错神位,坐煞对冲,那如何能心想事成呢?
安神位顺序: 安神位之前必先洁净室内; 洁净神位坛案; 用刈金七张将墙壁过火除邪,并念咒勒令清静,摆妥神灯烛台; 陈列花果祭品:三牲、汤圆三碗、发粿三个、五种应时水果、茶酒各三小杯; 安炉位: 主祭者上香十五炷; 捧神像绕香炉香烟三圈,口中念: 『进进进,吉日安神,神光普照,镇宅光明』; 「神像」安坐定位: 主祭者上香三炷香至门外露天处,祭疏念咒请神佛,接引神佛入座。 再点三炷香拜神、接神,后将香插于香炉上。 陪祭者虔诚参拜,祝祷,由主祭祭疏; 香烧至三分之一处,敬酒一、二、三遍; 掷筊请示神明,得到神明应允依序烧四色金(大寿金、寿金、挂金、福金); 献纸帛,安主神,送外神; 主祭与陪祭者拱手再敬拜神灵。 三日内香烟不可间断,可用香环延续大吉。 安神文疏:
安神后拜土地: 祭品:菜、饭、酒三杯、香、碗、筷子二份。 纸帛:银纸、经衣、四方金,朝内而拜。
安神位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神位最佳位子为房屋中央,可安置面对大门的墙上,开门见佛见祖先,自然欢喜,有利于事业与财源的广进。 神位的背后,必须要有固定的靠山,供桌的左右空间要相称,或在右边放盆栽。 位置宜选择在火土相生或木火相生的地方,较忌安在火金、水火相克的位置。 位置除依照房屋坐向,室内五行生克关系外,要注意老板、负责人的生肖,及安置时的流年时间。 择取农历上适合「安香」吉日吉时。屋主的贵人吉日、安香日、神在日。避开合家人的年命相冲、三煞、三刑、箭刃、天四杀或是回头供杀日。 选择八宅或流年大利座向,若本年无吉利方位,可安奉「浮炉」。在香炉下垫一新圆瓷盘或垫金纸,待来年再择吉日取走瓷盘金纸。 香位高度,以鲁班尺丈量,取其吉数做为定位。而奉香时又以伸手所及者大吉。 安神位前先安炉,以等待神明降临。 炉位高低要和佛像腹部高度相齐,太低时用红纸将寿金包起垫高香炉。 先安置神位再安置祖先牌位,顺序不可更换。 祖先牌位不可比神位高,炉位亦同,祖先香炉内部可放金、铜物品。 不应只单供奉祖先香位,以免阴盛阳衰。 若有两姓牌位,主姓牌位置于左边、副姓置于右边,中间以红线七寸分隔。 神案前不可置药品、刀子等不洁秽物。
神位风水上的忌讳: 忌面对厕所及储藏室门口,厕所秽气会亵渎神明,水火不容,易有口舌是非争端。 忌设在大门进口或进门的两侧墙上,人来人往的动气,造成气流混杂,不仅对佛、神不敬重,也会引起祖先不安。 忌设在横梁下方,会造成神佛像被横梁压迫的现象,但可用天花板加以隔开。 神位白虎边不可压迫太甚,会多伤痛。 前方不可对到锐角、屋角和电线杆等不洁之物。 神案前日光灯,宜平行悬挂,勿与神位对冲。 注意大厦建筑格式,避免设置在上层是厨房或厕所,以免污秽。
安香炉法: 安置神位之前须先安置香炉,以敬待神纸降临。 供奉天界神灵的香炉,宜以铜制圆形为主。 供奉地界祖先土地的香炉,宜以有双边耳朵瓷制方形为主。 有添丁炉、益利炉、纳福炉、添丁大吉炉等。 先以寿金过火。 在炉底放置钱币三枚(正反正面排列),或是钱币十二枚(正反相间围成一圈)。 焚烧符咒置于炉内,铺上香灰。 化空符于炉上,点15炷香。 巳 午 未 等安炉吉时一到,对准香炉内的方位, 辰 申 顺时针方向竖起十二炷香。(如安炉时 卯 312 酉 辰为子时,则由子时位开始按子、丑、 寅 戍 寅……,一一竖起十二炷香)。 丑 子 亥 剩余三炷香,第一炷置于香炉正中心、 第二炷竖于第一炷之右侧,第三炷则于第一炷左侧。 双手合十拱拜,诚心默念:『安炉大吉、神光普照、合家平安』。
焚香要领: 焚香膜拜起源于道教,然现今佛道不分,固有许多佛教膜拜时亦有用香。 一般视庙中香炉数而定,每一香炉焚一至三炷香。 焚香烧三炷香表示「尊三清」、三阳开泰之意。 三清指道教的最高三位尊神: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焚香除表达敬意外,亦被视为与神明直接沟通的方式和方法。 焚香之前务必洗净双手、摆好供品。 不可用口吹灭香火:需用左手将火焰搧小。 焚香时,以双手举香膜拜神佛,口念弟子或信女之名、生辰、所祈之事,而后不分男女皆用左手插香,因右手多处理万事,为不洁象征,插香顺序为中、右、左,如此即完成焚香动作。 道教庙宇焚香插香顺序,以天公炉为先,次之为庙宇主神,如有其它左右副神、则先右后左神位香炉。 佛寺焚香插香顺序,以佛祖香炉为先,因是佛教中的最高神尊,次之为天公炉。 家中若有天公炉时亦须先向天公炉祭拜插香。
掷筊: 掷筊乃是俗人请示神灵的沟通方式,掷筊之前先在神灵之前说明自己姓名、生辰、地址、请示事情,请神佛作指示可或否,以掷三筊表示,请示说明完后随即将筊往地上掷下即知结果。 掷筊一般多为塑料或树根、竹根所制成新月形状,两个为一对,每支分为正反两面,平面的部分为阳面,隆起的部分称为阴面。
先向神佛上供焚香膜拜。 双手一松,把茭掷于地上。 若一直得不到圣茭,则须增加供品或报酬一直得到圣茭为止,万一仍一直得不到圣茭,只好按神明旨意去做了。 掷茭完毕须将茭一正一反恭敬置于供桌上。 拜神或祭祖时亦是用掷茭来请示神明及祖先是否已降临。 掷筊区分: 圣筊: 为一平一凸,即一阴一阳,为吉祥之兆,表示请示之事可以、行、同意,源于周易阴阳太极的道理。一阴一阳才会相互推挤而动,使事情得以顺利展开。 笑筊: 为二平面者,即二阳面,表示说明不清、神灵主意未定或不接受,可再请示。 阴筊: 为二凸面者,即二阴面,表示不可、神灵生气或不接受,可重新请示。 掷筊次数: 掷筊一般为求慎重准确,都以连三次圣筊为准; 如无连三次圣筊则再次诠释请示,直至连三圣筊为止。 灵签: 一般是以竹片刻字区分置于圆形签筒,抽签时以手握签筒上下摇动全部竹签片,抽取最凸出那一支,凭竹签上所刻签文序号到签柜取签文即完成抽签。 如仅掷筊请示神佛,不必抽签。
膜拜顺序: 拜佛; 拜神; 祖先; 五鬼、鬼魅、凶神恶煞。 拜佛供品: 拜佛皆以素食类水果、面类、饭类、饼干、素食品类、 鲜花皆可。 拜神供品: 牛、猪、羊、鸡、鸭、鹅、鱼、水果、面、饭类、饼 干、酒、鲜花。 拜祖先供品: 猪肉、鸡、鱼、水果、面类、饭类、饼干、酒、香烟、 鲜花。 拜五鬼供品: 猪肉、鸡、鸭、鱼、面饭类、饼干、酒、香烟。 【供品种类及数量】 小三牲:用于祭鬼魅、虎爷、犒劳天兵神将。 生鸡蛋、生鱼、生猪肉片。 生三牲:用于祭祀虎爷。 未经煮过的猪肉一大块、鸡一只、鱼一条。 三 牲:用于祭祀土地公、灶君、家中神明、祖先。 煮熟猪肉一份、鸡或鸭或鹅一只、鱼一条。 分为半生熟及全熟: 半生熟之三牲用于祭祀神明、全熟则用于祭祀祖先。 陈列方式猪肉置于中间,鸡与鸭则置于猪肉两旁。 四 牲:用于拜神、祖先喜庆神诞。 煮熟猪肉一大块、鸡、鸭各一只、鱼一条。 意途通常用于或时,因四为双数故不使用于丧事。 陈列无固定形式。 五 牲:用于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城隍爷等大祭典, 拜神、祖先、冠婚、丧祭。 煮熟猪肉一大块、鸡、鸭、鹅各一只、鱼一条。 猪肉置中,称为「中牲」。 鸡或鸭至于猪肉两旁称为「边牲」。 鱼及猪肝则置于边牲旁称为「下牲」。 全 牛:仅限于孔子诞辰祭祀用。 杀好后未去毛之整只牛。 全猪羊:用于大型祭典、还愿、冠婚、丧祭。 杀好但未烹煮过的全猪、全羊。 五 齐:用于拜天公、大型祭典。 冬粉水、木耳木、香菇火、笋干土、金针金。 代表金木水火土五方皆来祭祀。 六 齐:用于拜天公。 冬粉、木耳、香菇、笋干、金针、桂圆、姜、糖、紫菜、碗豆、 菜心、蚕豆、豆苗、海带、面筋,选取其中六样。 山 珍:用于拜神、天公、佛。 香菇、金针、木耳、桂圆、姜、糖、晒干素食品, 一般和海味合用。 海 味:用于拜神、天公、佛。 食盐、海菜、海带、素食品,一般和山珍合用。 五味碗:用于拜地基主、孤魂野鬼。 以五只碗各装五种不同熟食品的祭品。 七味碗:用于拜七娘妈。 以七只碗装七种不同熟食粿食或糕点,如油饭、猪肉酒、麻油鸡、 汤圆、甜米糕、花生汤、桂圆、红蛋、莲子、花生等,不限内容。 三 果:用于拜神、祭祀。 以三种不同类的水果,如菠萝、水梨、橘子。 四 果:用于拜神、祭祀。 为春夏秋冬四样应时水果,难于购齐, 只选四样当季水果代之即可。
甘 蔗:意谓节节高升、甘甜美好。 吃甜的日子比吃苦多。 五 果:用于供奉天公、拜神、祭祀。 以五种不同类的水果,如菠萝、苹果、橘子、水梨、甘蔗。 或香蕉、李子、梨子、米糕、生仁,意指「招你来高升」。 五 子:用于拜织女星。 品项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合称五子。 年 糕:用于拜神、祭祀、过年。 年年步步高升之意。 米 糕:用于拜神、祭祀。 求改变运势之意,意途补运用,拜完食用。 通常中间多会放一粒龙眼,祭拜后拨壳食用,表脱壳新生之意。 汤 圆:用于拜神、祭祀、过年、冬至。 圆满之意,甜者喜庆、迁新居、新神位。 萝卜糕:用于拜神、祭祀、过年。 好采之意。萝卜糕因萝卜台语为「菜头」,以祈求好彩头之意。 发 粿:用于拜神、祭祀、过年、新神位。 发财之意,一般祭祀或喜庆敬神不可缺之供品。 红龟粿:用于神佛诞辰、拜神、祭祀、做寿、满月、周岁、喜庆、丧葬。 吉祥、圆满、喜庆发财、长寿、子孙繁衍之意。 印有龟甲的纹样,包馅,有圆型、桃型、圈型。 甜 粿:年用于节祭祀及拜神。 意指年年高升,无印纹、无包馅。 圆形粿:用于拜神、天公生、三官大帝、祭祀。 印有古钱连串纹样,有子孙繁衍之意。 桃形粿:用于小孩四月日、婚后初次归宁「伴手礼」。 桃子形状的粿类。 鼠壳粿:用于扫墓祭祖。 面 线:用于祝寿、神佛诞辰。 长寿之意。把面线扎上红纸或红线。 饭 菜:用于祭祀祖先或孤魂。 可备六样、十样或十二样。 菜 碗:用于供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 敬备素菜六样、十样或十二样。 生 菜:用于祭祀文昌帝君。 考生通常用芹菜(勤学)、萝卜(好彩头)、 蒜(算)、葱(聪明)。 祭祀时供品要绑一段红纸,有讨喜之意。 芹菜要用有根有叶的全株芹菜、葱要有根须的表有始有终。 面猪面羊:代替全猪全羊。 民间举行祭典时都有一段斋戒期,此时供品须为素食。 油 饭:用于祭祀孩童守护神、注生娘娘、七娘妈等神明。 用于生育礼俗之特殊供品。 清 茶:用于供奉神佛或祖先。 一般仅共三小杯。亦可用供奉干茶叶,然后终年不撤供。 茶叶表清心、陶情,人们认为用来敬神表虔诚之意。 酒 :用于祭祀神明、祖先、冠婚丧祭及年节。 祭神时用三小杯。祭祖时用五、七、九、十一杯不等。 俗话说:「拜神,无酒掷无茭」。意思是在祭拜时, 如果没有献酒,神明就会不高兴,掷茭就得不到圣杯。 糖 果:意为甜甜蜜蜜。 如冬瓜糖、桔饼、冰糖、生仁果。 红 圆:用于喜庆敬神或小孩满月时外家以红圆致贺。 豆 子:传承生命种子之意。 喜庆活动或迎神祭典时多用红豆、绿豆、花豆、及碗豆为祭品。 丧葬祭礼中用黑豆及白豆。 鲜 花:华丽之意,与发同音,希望越祭拜越发。 水仙、菊花、兰花、牡丹、梅花、桂花、 莲花、剑兰、茉莉、夜来香等。 长刺的花避免使用。 香水粉:用于祭祀女神,如七星妈、月娘、织女星等。
【注意事项】 禁忌水果: 蕃茄、番石榴、释迦、李子四种水果禁用于祭祀。 供品祭祀顺序:祭祀神佛后可再祭祀祖先或孤魂。 牲礼处理方式:鸡鸭煮熟后用酱油着色,将两脚反雕与头平行。 单数双数之分:喜庆祭神用双数碗祭祀,如六、八、十等, 凶丧事则以单数碗祭拜。 祭神忌用供品:牛肉、狗肉、鳗鱼、蕃茄、番石榴、苦瓜、释迦等物禁用。 牲礼替代品: 祭祀神明时亦可用素菜仿塑成的素鸡、 素鸭、素肉代替一般的牲礼。 其它: 多半用于中元普渡,祭祀阴鬼之用。 香烟、泡面、米果、饼干、罐头食品、饮料。
【金银纸种类】 表示吉利,象征金币,具最高价值,是祭神不可缺之物。 顶极金:用于仅用于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天公生)。 分为大极、小极两种,是所有金纸中最高贵最高级的一种。 天 金:用于祭祀三界公、天上诸神、玉皇大帝之部将。 又称天尺金或尺金,有的天金多印上一把木尺而有此名。 有的天金图案则,多印上一宝卷图形并有天金两大字。 太极金:用于祭拜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有称财子寿金,是仅次于顶极金之金纸,上印有祈求平安的字样。 寿 金:用于神佛圣诞、祈求、许愿。 金箔上印有财、子、寿三神像,分为大花寿金及二花寿金两样。 刈 金:用于祭祀神明、祖先、地主。 或称为四方金,分为大箔刈金和中箔刈金。 中 金:用于祭拜山水有关之神明及谢外方。 福 金:用于祭拜土地公福德正神、财神。 又称土地公金,分为大箔福金及小箔福金两种, 五路财神金:用于公司、商店开张。 上印有五路财神的图像,祈求财源广进。 盆 金:用于谢神。 为圆形金纸,箔穿双重圆形的点线,内圆用点线穿出叩答两字,外圆为一心诚敬宝平安的字样,并印有福禄寿等红色字样。 九 金:谢神犒军。 金箔上印有财子寿三神像,并有福禄寿字样。 银 纸:用于祭祀祖先或孤魂野鬼。 意途表除魔、消灾之意,当成财货。 大 银:用于祭拜祖先或出葬、祭拜阴鬼亦有使用。 长四寸宽三寸,中央有银箔两寸, 又分为大箔银、二箔银、中箔银三种。 小 银:用于祭拜亡魂、以及普渡时祭拜祖先及阴间鬼差。 分大透银、二透银、集中透银三种。 烧化顺序:若同时祭拜神明及祖先, 先烧供奉神明之纸钱,供奉祖先的后烧。 烧金大张的先烧,依次烧小张的。 其 他:祭拜时若有金银纸,要分开烧。 纸 钱: 意途其与金银纸不同,其上不贴箔,而是用穴线穿过,如金白钱、库钱、高钱、本命钱等数种,有当作阴间货币使用,如高钱。 另有一种共神鬼使用的纸钱,上多画有衣服或器具等图样,称为准纸钱。 还有一种是类似纸钱的品项如经衣或五色纸。 黄高钱:用于谢天地、祭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家里祭拜时可先挂起来,然后在烧化。迎神赛会中亦有使用。 金白钱:用于祭拜神明的随将神兵、寺庙的守护神。 祭坟时用来压在坟墓上,称压墓钱。 有黄色及白(土灰色)两种为一组。 白高钱:用于祭拜鬼神、做功德(法事)。 库 钱:放于棺木内,让往者于阴间所用。 外库钱:放逐小鬼时作为零钱所用。 太岁钱:主要用于安奉太岁,现多用一般纸钱代替,太岁钱已十分罕见。 阎王钱:烧给阎罗王用。 花公花婆钱:烧给专司照顾孩童的守护神--花公花婆。 火神钱:用于请道士或钟馗镇压火剎,祈防火灾患时所用。 山神土地钱:烧给埋葬往者山头的山神。 三官大帝钱:用于祈福、驱邪。 天官钱、地官钱、水官钱,纸面上印有三官大帝神像及图样。 阴阳钱:用于祈求本命阴阳福气。 大多用月亮太阳等图案表达。 本命钱:用于运气不佳或命不好时,以增强本命及买命之用。 转轮钱:为协助亡灵在六道轮回中可投胎到较好的天道或人道所用。 往生钱:用于丧葬礼俗,超渡先人往生之用。 使用时多以整束连同银纸一起烧化,有的则折成莲花状,意求往者可脚踏莲花早日至西方极乐世界。 前世父母钱:烧给钱世父母,以作为偿还前世所欠之债务。 准纸钱品项 经 衣:又称准纸钱,用于七月普渡时祭祀孤魂野鬼。 长一尺、宽三寸五、上印有梳子、衣服、 鞋子等花样作为衣料奉献。 床母衣:又称鸟母衣,上多印有紫云和花草纹或是床公床母神像。 一般用于祭拜孩童的守护神,如床母、注生娘娘等。 其非金钱的代用品而为衣服料。 纸 马:为甲马钱,用于犒赏天兵天将或送神迎神时供做神马及盔甲之用。 五色纸:又称压墓纸,一般用于扫墓时,用石块或土块将指压于坟墓上。 五色只有红、黄、蓝、白、橙五种颜色。 一般泉州人用白墓纸、同安人用黄墓纸、红墓纸则不分地区。
其它品项 五 鬼:烧给五鬼用的专用钞票,上有五鬼图样及字样。 天 狗:用以祈福、补运。 用于某生肖犯天狗时, 在新年期间至庙宇烧化印有天狗图样的天狗钱, 改连真经:消灾、改运。 又称改年经,两旁写有消灾咒及其它经文,用于命运不佳时,向大众爷及王爷祈求幸福时烧化,也称补运钱,通常夹于改运纸人及本命钱一同烧化。 改运纸人:用以祈福、补运。 用于遇到运途不佳时,请求神明做主解运。男人持男纸人,女人持女纸人,目的在于将解运人的恶运转至纸人身上,必须与改年经一同烧化。 现 钞:类似新台币的纸钱,用于烧化给祖先用。
膜拜礼仪: 膜拜,自古至今是宗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亦是人民心灵安定的重要解药,因为祈求膜拜的同时,人们就获得希望,俗话说的好:「有拜有保佑」,即是一般人的膜拜的最鲜明解释,膜拜到底又分哪几种? 表敬膜拜:对神明表示敬意。 在神佛前供奉清茶、水果、糕饼并点烛焚香烧金膜拜。 或心诚拱手礼拜神佛亦可。 谢恩膜拜:对神灵谢恩。 供奉许愿时所许之谢礼,如金牌、谢神戏、全猪羊等, 或请道士代办。 消灾膜拜:多为避免神祇鬼灵作祟而所拜。 开市、新张、破土、修造、修坟、拆卸、起基等,俗称拜神。
注意事项: 到寺庙中不可用中央拜垫跪拜,须在两旁拜垫跪拜,并行三拜九叩礼。 祈愿时,供品大小则依祈求事件大小而定,依次为猪羊、五牲、三牲、菜碗等。 信徒若遇难事或疑惑时,可祈求圣杯指示。 至庙中膜拜时,最好由左门入,右门出,有「左青龙、右白虎」一说,一般人多希望能入龙门出虎口,以祈求大富大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