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廟

 

大樹下天后廟

地址:元朗十八鄉大旗嶺大樹下

交通:元朗福康街乘坐73號綠色專線小巴往崇山新村 ;

   或元朗墟入大棠路經大旗嶺步行廿分鐘可到

電話:2476 0285

  始建於明朝中葉,當時元朗河尚可到達此處,不少蛋戶漁民常在河邊一株大樹下休息,便建起一座小小的媽祖廟,以祈求出海平安。

  門額天后古廟,廟內存有乾隆五十一年(1786)造碑一個

  此古廟之正殿為天后祠;右殿奉祀文武二帝;左殿為英勇祠,奉祀英國租借新界時於一八九九年殉難鄉人之神位。

正殿
天后娘娘
觀音娘娘
財神爺
太歲爺
大樹下天后廟位於十八鄉大旗嶺,由於在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故因而得名。距今約三百五十年,元朗和流上通南坑,有高原聳立其中,就是大樹。大樹四週本是一片澤國,西面是蛋家灣,東面是蛋家埔,附近居民有不少水上人家,他們信仰水神,在大樹之下建一小廟,祭祀天后,這就是今天十八鄉天后廟的基礎。


後來,十八鄉村民落力墾植,人丁日眾,漸有大鄉之規模,於是便合力擴建天后廟。至道光年間,將廟分為五廟廊,正殿為天后祠,供奉了主神天后,左殿為英勇祠(後來供奉了在英軍接管新界時抵抗而殉難的鄉民),右為花廳。至太平天國平定後,清廷行洋務運動,人心特重科舉,於是把花廳改為永安學社,崇祀文武二帝,希望子弟能考取功名;並把五間廟廊擴而為七。至是,十八鄉天后廟乃用作興學之所。今日十八鄉之永安學校,前身就是在天后廟內所辦之學塾。


十八鄉天后廟曾多次重修,清朝咸豐(廟內仍存有刻於1856年——清朝咸豐六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可供研究)、光緒兩朝各大修一次。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廟宇部份被毀,所以十八鄉便倡議重建。這是最近一次重建。

  媽祖廟屢經擴充,成為當地居民的一個聖地。元朗十八鄉民每逄媽祖誕辰都要在此舉行盛大的會景巡遊,祈神作福,進香和參觀達十多萬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整個元朗的車輛都要暫停行駛。廟內有齋菜供應。

   

林村天后廟

地址:大埔林村鄉放馬莆。

交通:從大埔火車站轉乘64K巴士或小巴,在林村下車可到。

   從太和火車站轉乘65K巴士或小巴,在林村下車即到。

  乾隆元年(1736)建。

  道光年間重修1967年重建。

  門額《天后宮》三字,廟內保留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雲版一塊,乾隆三十六年鐫洪鐘。道光十五年匾聯1976年1992年廟碑

  正殿供奉天后神位,左為觀音殿,右為財神殿。兩旁分立千里眼及順風耳神像。

  以拜大樹著名,每逢農曆正月初,都有大批善信到廟旁的大樹膜拜,並將許願神符拋在樹上,祈求福蔭。

林村天后廟

     

粉嶺龍躍頭天后 宮

地址:粉嶺龍躍頭松嶺鄧公祠與老圍之間

交通:粉嶺火車站轉乘54K或56K專線小巴在松嶺鄧公祠堂門前下車

   從上水廣場乘78K、79K巴士;51K、55K專線小巴 至龍耀頭步行前往。

  建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

  清朝中葉年間重建。

  1913年1981年重修。

  門額「天后宮」三字。

  廟內正殿供奉兩座天后像,一前一後,前者較小稱為行像供慶典巡遊時用,後者鑄於稱坐像供善信參拜。

  兩旁 有千里眼及順風耳神像。

  左殿祀奉土地神位,存有二口鐵鐘,較大者鑄於康熙三十四年間

   

粉嶺龍躍頭天后 宮

(1695),較小者鑄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

     

大埔舊墟天后宮

  建於康熙三十年(1691)。

  道光十四年1834)1937年1970年1986年多次重修。

  內有康熙三十年(1691)所鑄洪鐘與歷次重修匾聯,1970年及1986年重修碑記。

  廟旁偏殿分祀有譚仙宮及協天宮。

    

坪源天后廟

地址:九龍新界打鼓嶺坪輋流水坑

交通:上水廣場巴士站乘79K巴士或於粉嶺火車站乘52K專線小巴。

  始建於乾隆廿一年1756。  1976年重修。

  門額天后古廟四字。牌匾書龍天擁護四字。

  該廟正中為天后廟,右為平源公所,左為昇平社義祠。內有乾隆廿一年鑄銅鐘一口,雍正五年1727造響板一塊。

  奉祀神靈:天后。

  其他神靈:金花聖母

       福德。

   

坪源天后廟

    

泰享天后宮

地址:大埔泰享鄉祠堂村

  建於清雍正五年(1727)

  多次重修1985年重修及碑記

  雍正五年(1727)鑄洪鐘或香爐

  殿內正中供奉天后神位,左首供奉金花夫人,右為福德祠。

    

荃灣天后宮

地址:綠楊新村側

估計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廟內存有一口一七四三年的銅鐘,足以証明其悠久歷史。天后宮在一九八七年曾作翻新。除了宗教場所外,該廟亦曾為荃灣鄉事委員會的前身「全安局」局址及更練團的總部。

 

后角天后古廟

地址:屯門后角天后路

交通:由大角咀或荃灣地鐵站乘搭66號或66號M巴士 ,或乘輕便鐵路505號及506號,於建安站下車後再乘輕便鐵路接駁巴士A59號。

                           圖片提供:徐嘉興

  康熙三十六年(1697)建

  門額天后古廟明朝時陶氏族人定居屯門,經營鹽業,與漁民聯繫緊密,因此與漁民聯合擴建該廟。及後,屯門各圍村亦曾先後集資重修該廟。口角天后廟歷來香火鼎盛,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屯門鄉民均會在廟前空地築棚籌演神功戲,而水陸居民則舞龍舞獅前來賀誕,祈求風調雨順,闔境平安。

  

粉嶺天后古廟

  始建年代不詳。

  門額:天后古廟

  

較流灣天后古廟

地址:大埔較流灣村內。

  清朝未年建。

  八十年代重修。

  

丙岡村天后廟

地址:上水丙岡村。

  始建年代不詳。

  四百多年前造牌匾。

  門額天后宮

  門聯:坤儀載地,水德配天。

  

汀角路天后宮

地址:大埔汀角路。

  清代中葉建。

  門額天后宮

   

掃管笏天后廟

地址:屯門掃管笏新村

   清康熙年間建

 

下白坭天后廟

地址:新界元朗下白坭。

  始建年代不詳。

    

下村天后宮

地址:葵涌下村。

  清朝未年間建。

 

南涌天后宮

  始建年代不詳。

  門額天后宮。門聯:心清心清同修正,意靜意靜齊入定。」

  

青龍頭天后廟

地址:大欖涌青龍頭

  嘉慶廿四年(1819)建鑄洪鐘

  門額:「天后古廟」。

  門聯:「天下威靈垂善果,后施法雨在人心。」

  龕聯:「慈航善渡風波靜,聖德馨音俎豆新。」

  

粉嶺坪峰天后廟

  光緒廿四年(1898)建。

 

朗屏天后宮

  清代中葉。

  門額天后宮

  

白沙灣天后宮

地址:荃灣青山道青龍頭段白沙灣。

  門聯:「德配玄穹,永垂恩蔭;坤承無極,廣被昭靈。」

  存有光緒十四年鑄銅鐘及石碑。

  左為貞烈祠,右為金花廟,三廟內有橫門相通。

木湖村天后廟

地址:新界上水木湖村

   始建年代不詳。

  

赤洲天后廟

地址:大埔赤洲西岸大環灘內。

   清朝未年間建。

  

上水紅橋天后廟

  康熙六十年(1721)建

  康熙六十年(1721)鑄鐘

  

沙江天后廟

地址:元朗廈村沙江

  建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

  門額「天后古廟」

  光緒六年(1880)匾額對聯

:「沙地留古蹟,江海渡慈航

  

元朗舊墟天后廟

地址:新界元朗舊墟

  康熙五十五年(1716)建

  康熙年五十五(1716)化寶爐殘片

  

屯門舊墟天后廟

  始建年代不詳。

  康熙卅六年(1697)制銅鐘

   

小秀村天后古廟

  始建年代不詳

  門額天后廟」。

  對聯:座鎮青山龍脈蜿蜒朝聖闕,門瀕碧海珠光閃鑠顯神通。」

  

水尾村天后廟

地址:錦田水尾村

  乾隆十年(1745)建

  乾隆十年(1745)鑄洪鐘

  

鳳池天后宮

地址:元朗屏山鳳池村。

電話:2479 8858

  康熙廿三年(1684)建

  康熙廿三年(1684)鑄洪鐘

  

鹿頸天后宮

地址:沙頭角鹿頸

  門額天后宮」。對聯:聖德巍峨千載盛,母恩普照萬年興。」

  

沙頭角天后宮

  始建年代不詳

  沙頭角墟近海濱之處,建於嘉慶年間,原址華界沙頭角沙欄下,1950年後遷至英界沙頭角圓敦山下。

  1993年遷至現址。

  

鳥石角天后宮

地址:新界沙頭角鳥石角

  始建年代不詳。

 

  

葵涌天后宮

地址:葵涌新區。

  嘉慶初年(1796)建

  道光八年(1828)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