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

城隍爺信仰的社會功能:

  象徵地方上的行政統治權:在三國時代,民間已有祭祀城隍的廟宇出現,到了唐宋時代,幾乎每個地區的城池都蓋有城隍廟。明代時,對城隍的崇敬達到最高峰,不但追封城隍爺,還比照陽世的地方行政官,將城隍依轄區的範圍,由中央至地方分為五個等級,分別加以封爵。地方官員在上任的時候,都會先到城隍廟祭拜,尋求城隍爺的支持,離職時也要向城隍爺稟告,並請城隍爺包涵不到之處。

  有威嚇及教化的作用:一般民眾進入城隍廟,都會感覺到一種肅穆的氣氛,據說在早期的農業社會,對不良分子頗具有嚇阻作用。

  象徵司法的公正:由於城隍是神界的司法官,因此以往民間發生糾紛,或有什麼冤屈時,都會到當地的城隍廟斬雞發誓。

  城隍,就是守護城池的神,前身是「水庸神」,水庸就是護城河,城隍這個名稱最初在三國時代出現,並且只得一個,後至明代,朱元璋把大大小小的城隍神都按規模給封號定官品。傳說其最初的起源應當是帝堯時代天子所祭祀的八神中「水堯神」演化而來。後來城隍的信仰在民間又被附予人鬼傳說,常常是由生前品性端正,造福地方,或飽讀詩書的仁人君子,死後被選上來擔任城隍爺的。因為這樣的人才能公正無私的判斷是非、掌管賞罰的重任。依民間的說法,大致有以下幾類人才有資格在死後出任城隍爺:一是生前忠良孝悌的有德之人,二是生前為以品性功績著稱於世人的歷代名臣,三是生前有才學,不做惡事,死後又通過考城隍及格的人。

  後來,城隍就陸續由已故的將軍或賢才德士孝子忠臣來代表(故各地所見的城隍爺樣貌各異)。民間祭祀城隍爺有各種目的,原本其最初的職掌只是守御城池,保障地方治安。後來時事變化,漸漸加重其職能,包括祈雨、祝豐收、吉兇禍福、驅邪除病、冥間諸事全部都歸其管轄,甚至管理科舉考試,成為冥府派駐陽間的地方官吏。

  按照神界的系統,城隍爺是大於土地公執掌陰陽兩界司法大任的神明。因其職務繁重,因此也像陽世的地方官一樣,配有許多部門及僚屬來幫助祂執行職務。除設有六司(延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外,還有文、武二判官,以及謝必安、范無救二位將軍(此即一般所稱的七爺、八爺),甚至後來還有城隍夫人的塑像配祀在一旁。

  所以如果你「咁近城隍,點解唔求番支好簽?」

  農曆四月十三,是城隍誕。

  


筲箕灣城隍廟

地址:筲箕灣東大街金華街交界處。

交通:筲箕灣地鐵站B1出口向東大街徒步五分鐘。

時間: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

  原名福德祠,是一小土地神壇。

  清光緒三年(1877),擴建為祠,奉祀土地及五通神。

  1974年再度擴建,並塑造城隍神像同供奉廟內,易名為城隍廟。

  廟門聯:「古廟重新靈爽式憑開福地,四方永賴恩光普照庇烝民。」

  供奉神靈:城隍。

  其他神靈:十王、福德、五通神及五方土地。

  五通神司年、月、日、時、福五職,而城隍則為司管一城事務之神。

  香火鼎盛,附近街坊往問卜甚多。

  此廟屬華人廟宇委員會直轄管理。

  


榕樹頭城隍廟

地址:九龍油麻地榕樹頭 廟街眾坊街。

交通:地鐵油麻地站出或多線巴士經過油麻地下車行數分鐘即到。

電話:2771 0563

時間:上午九時正至下午五時正。

  創建於清朝未期。

  廟前對聯:「陽世官刑雖倖免,陰司法網總難逃。」

  約於1865年由水上居民所建,十年後遷建現址,至1928年由華人廟宇委員會將油麻地天后廟及嘗產正式移交廣華醫院。1931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正式統一為東華三院,油麻地福德祠亦由東華三院接管。1972年重修完工後,加設油麻地城隍廟併入廟群連同油麻地社壇、油麻地天后廟及油麻地書院,即同地段共內有五廟運作。每年度之「觀音開庫」寶誕,吸引大批善信前往參拜。

  而這間廟的神籤有六十四籤,是依據易經六十四卦爻辭而成。

誕慶節日:

  城隍誕﹝農曆五月十一﹞

  孟蘭勝會﹝農曆七月尾﹞


九龍城城隍廟

觀塘城隍廟

灣仔城隍廟

同時奉祀城隍的廟宇:

荷李活道文武廟

赤柱天后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