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禪院

地址:新界荃灣芙蓉山新村。

交通:乘坐地鐵到荃灣總站下車,從兆和街乘85號小巴到芙蓉山總站下車可到。

電話:2490 3392  /  2498 3981  /  2416 6557

網址:http://www.chuklamsimyuen.org

  是芙蓉山禪林中最宏大的佛寺,佔地四萬多平方米。位於荃灣芙蓉山,俯瞰藍巴勒海峽及青衣島。

  1928年由融秋老和尚創建,當時謹以竹席棚架建成

  1982年修葺建至現有的規模。

  竹林禪院開山祖師融秋法師,廣西博白人,幼年於縣中周華寺出家爲僧,辯才甚佳。曾於金山江天寺、高旻寺學禪,及後在南京寶華山隆昌寺受戒,屬臨濟宗黃龍派。1924年參學畢返粵,於廣州華林寺協辦南華佛學院,請寶靜、茂峰二法師分任講席。時值因緣,夜夢地藏菩薩啓示,指引尋找福地興建道場,弘揚佛法。融秋法師遂於1928年自內地來港,初到大埔梅修精舍打佛七。後因與筏可、茂峰時相往來,時茂峰法師正興辦位於荃灣老圍的東普陀講寺,融秋法師因緣覓得荃灣芙蓉山現址福地興建寺院,並得弟子茂清、茂常協助。

  建寺時期,法師親率弟子,胼手胝足,開山擘石,三年不倒單,曆盡艱辛。初時僅築茅屋二三,後經各方助力,興建浮屠寶殿及兩廂宿舍。1932年,浮屠殿落成,定名竹林禪院,即作首次開戒之舉,特禮請博白縣周華寺住持勝林老和尚,再由融秋老和尚蒞監傳授戒法。融秋法師虛位讓師公勝林老和尚擔任首任住持,然後傳建良老和尚,再由融秋老和尚出任第三代住持。二次大戰期間,香港淪陷。融秋法師率弟子辟土耕種,自給自足,勉度時艱。重光後,法師悲心懇切,先後兩次爲陣亡將士興行水陸法會超薦。1949年,僧侶避亂南下,法師乃大開方便門,來者不拒,招待食宿。

  融秋法師素願爲竹林禪院創建一壯觀壯嚴之大雄寶殿,以廣容信衆,禮佛誦經。1970年,港府土地政策改變,法師乃補地價賜入今日大殿據之地,並於1975年奠基興建。惟法師爲法忘身,勞瘁過甚,於1976年舍報西歸。其徒衆恪遵遺命,經過六年時間,完成各項工程,並於1982年落成開光。當時爲香港最大的寺院。

  竹要禪院現任住持爲意超法師。意超法師於1941年出家爲僧,1944年於南華寺受戒,曾追隨虛雲老和尚左右,聽教參方,得益良多。後來到香港,先卓錫於沙田古岩淨院,後到竹林禪院並接任爲住持。意超法師常雲遊各地講學,法化甚廣。

  入口處為一石牌坊,刻有「竹林禪院」四字,登白石階直達天王殿。

  進天王殿即見彌勒笑佛,面容祥和歡喜,壇聯曰︰「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近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間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天王殿左側有福德祠,天王殿後乃韋馱殿。過韋馱殿後出庭院,石階前置大香爐,左右

均有水池及涼亭花圃,旁種參天樹木、大紅茶花。鐘樓、鼓樓分立兩旁。

  拾級而上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莊嚴雄偉,殿前立大紅圓柱,氣勢非凡。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及阿彌陀佛像,兩旁有金身羅漢像。大雄寶殿後奉觀音菩薩。

  再拾級而上為寺院舊殿浮屠寶殿,殿前有假山魚池,兩旁為禪室。殿內供奉地藏菩薩,觀音左右脅護,牆上刻有佛教故事壁畫。

  殿內建有七層木塔,從頂樑所刻可知,此殿曾於1953年重修。

  大雄寶殿后,有重疊巨石稱「佛塔」,下有岩洞,一為妙蓮洞,一為觀音洞。另外還有南天竹、紫竹林、上天竺、彌陀茅蓬、金剛茅蓬、觀音望海洞、羅漢洞、拜經台等名勝古蹟。後山正在興建五百羅漢堂。寺院佔地寬廣,是香港最大寺院之一,亦是旅遊勝地,山上風光明媚,盡覽荃灣市區,遠望藍巴勒海峽及青衣島。每逢周日或節誕,都有大批遊人到此。寺內有大型停車場,可供遊人使用。

竹林禪院現常設法會有:

  正月十五日上元誕;

  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及九月十九日觀音誕;

  四月初八浴佛;

  七月十五中元誕;

  十月十五日下元誕;

  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誕;

  及十二月初八日釋迦佛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