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精舍

  般若精舍位於沙田火車站旁的山岡上。交通方便,連同般若安老院等建築,占地上萬平方尺。

  般若精舍由宏賢法師於1915年創立,原名普靈洞,爲法師帶領佛教同人自我修行之道場。法師亦經常迎請佛門大德弘經說教,如虛雲老和尚、觀本老法師、顯慈老法師等曾先後駐錫於此。1948年,宏賢法師受虛雲老和尚建議,將普靈洞更名爲般若精舍。時至今日,尚可見虛雲老和尚親題“般若精舍”及“大雄寶殿”等墨寶,鐫刻於精舍的建築之上。

  精舍成立以後,法燈高懸,既是般若同人清修行道之地,也是弘法利生的道場。弘法方面,念佛講經,弘化演教,不遺餘力,至今仍長期辦有佛學班等教化衆生。至於社會公益等他的事業,般若精舍更可說是首開先河。宏賢法師在香港戰後十年,社會百廢待舉、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有感於當時婦女地位低微,流離無依者尤多,遂構思安老之策,得商人胡文虎先生的捐助以及四衆支援,成立了位於精舍旁的香港第一家佛教安老院,共收容百多位無依無靠老人。安老院及後逐步擴充院務,爲惠及附近的貧困人士,更增設西醫義診所、療養院等。至1989年,在般若安老院的基礎上,特別爲安頓佛教年第出家女衆而再建成大埔分院,提供義務安老服務。

  今天的般若精舍,經過幾十年的歷程,依然意態非凡。她雖無綠瓦紅牆之華美,但建築的主殿樸實壯嚴,殿內供奉的三寶,金身爛然,令人肅然起敬,而殿正門外的蓮花池以及園內亭臺樓閣,景色怡人,清淨安樂,映襯著山下沙田鬧市的繁囂,置身其中,當有忘我所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