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皇帝“北斗七星”葬式揭秘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明定陵一九五六年五月開始挖掘,一九五七年打開地下玄宮,至今已過了半個世紀,但是萬曆皇帝的葬式為何採用“仰面朝天,右手扶著自己的面頰”的怪異姿勢,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三月七日在南京結束的“世界文化遺產論壇———中國明清皇家陵寢”學術研討會上,北京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論文,首次揭開了萬曆皇帝的葬式之謎,並大膽推斷出明代帝王均為身體側臥,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斗七星”葬式。

萬曆皇帝屍體的姿勢不同尋常,挖掘出來時仰面朝天,右手扶著自己的面頰。

定陵在明十三陵中規模較大,與永陵相差無幾,僅次於長陵,占地面積十八萬平方米。據考古資料記錄,定陵地宮是由前、中、後、左、右五座高大寬敞的殿堂連接組成的,全部為石結構。後殿(玄堂)的正面棺床上停放著三口棺槨,中間的特別大,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棺槨。另兩口分別是皇后孝端和孝靖的棺槨。

據王秀玲介紹,當時定陵發掘時,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的屍體保存情況。萬曆皇帝屍體放置在一條錦被上,錦被兩邊上折,蓋住屍體。屍體頭西腳東仰臥,肌肉已經腐爛,僅剩骨架。面向上,頭頂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彎曲,手放在頭右側,左臂下垂,略向內彎,手放在腹部。手中持念珠一串。右腿稍彎曲,左腿直伸,兩腳向外撇開。

孝端和孝靖兩位皇后的葬式也與一般葬式不一樣,她們都是向右側臥,孝端後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下直伸,足部交疊,左足在上,右足在下。孝靖後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上彎曲,手放在頭下,下肢曲。

王秀玲認為萬曆帝的原葬式應為側臥式,因為屍體如果平放,一般晃動也不會有大變動,只有側臥式,碰撞時易變動。

關於帝后葬式,目前尚無史料記載。王秀玲在論文中分析,孝靖後骨架情況應與原葬式相似。而萬曆帝與孝端後則有出入。因為人死後入葬,不可能故意擺成一腿彎曲一腿直伸狀。顯然,萬曆帝的葬式不是原狀,而應該是向右側臥,這樣出現晃動屍體必然倒向左側,所以萬曆帝左腿直伸。

而且根據棺槨入葬情況分析,萬曆帝的棺槨確實有過碰撞的記載。因為棺槨是從百里之遙的京城靠人工抬運到山陵,沿途顛簸。據《泰昌實錄》記載:葬神宗皇帝及孝端皇后時(孝靖皇后比萬曆皇帝早逝九年,已入葬于天壽山東井平崗地)僅抬杠軍夫多達八千六百人。一路上繩索常有損壞,不斷更換。棺槨到鞏華城時(今沙河),抬棺槨的木杠有斷裂聲,右邊一角曾墜地。這樣完全有可能使屍體姿式發生改變。

陵墓的位置、地面佈局、地下玄宮佈局都與天象有關,皇帝的葬式當然也要源於天象了。

據王秀玲考證,古人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處。“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認為是極星,指向正北,位於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屬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凶,紫微垣對應的是人間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極星北斗又被認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皇帝認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主宰。自稱“真龍天子”,信奉“君權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視皇位為“天位”,並時刻把自己的行為與天聯繫在一起,每當天空有變化時,他們便“自省”,認為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基於這種思想觀念,他們將死視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也就意味著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在十三陵中,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孝陵,主要建築走向就呈北斗七星佈局。孝陵反映的是陵寢地面佈局(因地宮未發掘),已發掘的明定陵地宮的佈局即是仿生前皇宮模式,也是源於天象。在古代,基於原始的宗教迷信思想,大多以為人死後靈魂還在,並且和活人一樣,有飲食起居等各種要求。基於此因,歷朝帝王的陵墓大多反映著其生前所居宮室的某些形式和特點。

除此之外,在陵墓選址上也與天象有關,陵址的前後左右要有山,象徵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以山象徵天上的星座,而皇帝的陵則位於星座之間,自然皇帝也置於天宮之上了。

從古代風水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式最能夠“聚氣”。

王秀玲說古人對天體有一種神秘感,認為北斗七星具有避邪功效。如河南西水坡六千年前的仰紹文化遺址就發現墓主人東西兩側和腳下分別塑龍、虎和北斗天象圖。古人還把它刻在避邪劍上。其奧秘在於北斗七星的形狀恰為一個巨大的聚氣的S形。

皇帝選陵址,要選能“聚氣藏風”的地方,選擇標準是山環水抱,因山環水抱必有氣。在風水學中,用“曲則有情”來形容水和路的吉祥。山脈的起伏呈S形,河流則更明顯,總是蜿蜒曲折。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選址及設計是與古代的風水理論相合的。

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去分析,皇帝死後,也需要生氣,“北斗七星”式這種S形葬式能夠“聚氣”,有了生氣,就有了萬物,預示著子孫萬代繁衍旺盛。如果依此而論,帝、後的葬式源於天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朱元璋採用天象來設計皇宮、帝陵。他的思想肯定要影響到他的子孫後代。明十三陵所葬都是朱元璋後代,在陵墓選址和規制上均效仿明孝陵。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孫,又身為皇帝的朱翊鈞的葬式“源於天象”也就不奇怪了。

目前明代帝王只有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被發掘出來了,其他的陵還未發掘。但王秀玲據此推斷,從朱元璋開始明代的帝王可能都採取“北斗七星”葬式。

資料來源:摘錄自互連網,謹供參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