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轶闻

陈训相王导与甘卓

晋武帝时的王导,年少时就长得容貌甚伟,骨相秀异,卓有见识。十四岁的时候,有个高手见到他,曾惊异地对旁人说:此儿容貌神情气度,是辅佐君王的治世良相啊。晋元帝时,他果然为元帝的中兴建功天下,又辅佐明帝成帝,深得赏识,职位步步高升,做了很长时间的宰相。

但是,王导也常为自己的多病而烦忧,于是,问善相的陈训。陈训不以为然,劝他不必忧患,说他耳形长垂至肩,必定长寿而且大贵,子孙必定会显赫。

陈训以耳论福寿之相果然得到了应验。

历阳太守甘卓,平日有低着头,眼睛却朝上看人的习惯,在当时的相法学说上叫盼刀。他的眼睛又有赤脉贯入眼瞳,陈训断甘卓“不出十年,必以兵死,不领兵则可以免。”

有着蜂目豺声恶相的王敦,与豺声少恩而有虎狼心的秦始皇有着共同之处,只是蜂目已露,豺声未振,所以是如不吃人便彼人吃之相,其成为侍中大将军和江州牧后叛逆。

甘卓闻王敦叛逆行径非常义愤,欲出兵讨伐,陈训见其神色形气不佳,有灾宜避,便竭力劝阻,但甘卓听不进去,结果被王敦所杀,不幸地应了陈训的预言。

母以子贵

晋文帝为久无传人而焦虑。一天,召齐了各爱妾,让善相的人看谁能为他生贵子,相者一一相过皆摇头。皇帝连连叹息,又令侍女悉数出列,相者又是摇头。

正当文帝无可奈何之际,相者对文帝说,根据你的命相,能为君王生贵子的人应在宫中,长得高挑而面黑,是纺纱织布的能手。宫女们都说,那一定是叫琨纶的宫中织女,文帝即令召来,相者趋前惊言:就是其人,非她莫属。

文帝为了从长计议,特召琨纶赐寝。琨纶果然不负帝望,生了孝武帝、文孝王和鄱阳长公主,二龙一凤。等到孝武帝继位,即封生母为淑妃,后又进为贵人,封为太妃。随着儿子帝位的稳固,又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

这是留给后世母以子贵,由卑至尊烩炙人口的一段史话。

梦圆贵子

前赵主刘渊的母亲怀他的时候有异象出现:梦见一条大鱼,顶上生有两角,生蹦活跳,而后又变为人,左手拿着金光闪耀的东西,给予她并说道:这是日精,吃下去可生贵子。自此受孕,十月怀胎一朝生子,可是贵子迟迟不愿出世,直到第十三个月才诞下了他,但见婴儿左手纹路极多,细看之下,竟是“渊”宇,于是取名为刘渊。

刘渊长大以后,姿仪魁伟,手垂过膝,号称猿臂,此乃极贵之象且臂力过人。晋时为宁翔将军,大单于,后即位皇帝。

四道骨成为人王

石勒出生时,满室红光,白气缭绕,不同寻常。曾有一老人观其相:“鱼尾发际上有四道骨,当为人王之相”。

十四岁时,他随人贩子到洛阳,在东门城门上倚靠着吹萧。不想萧声引起了皇室相家王衍的注意,他大为惊异地对左右说:“我听那人的乐声充满丁野心和奇志,又长得威武强壮,神态举止都非同凡人,恐怕会成为天下的大患”。正要下令捉拿,已被石勒惊觉逃走,遍搜不着。后来果成后患,篡位成为后赵主,应验了老人和王衍的话。

“正”字拆出吴三桂

苏州上津桥有一位朱某,家中贫穷,无法生活,跑到山中准备自尽。突然一个人上前拦住他,送给他一本书,然后飘然而去。朱某翻开书一看,原来是一本关于测字的书。他回家后,照著书上说的给别人一测,竟灵验如神。于是他就潜心钻研,并挂牌营业。但求他测算的人必须预先定好日期,因为他一天只测一个字,收一两银子,测完后就在门前挂上一个牌于,上面写着:某日,为某人测某字。吴三桂将要叛乱时,曾向苏州宫府借军饷。当时慕天颜掌管苏州,对此事犹豫不决,就请朱某测宇,并告诉他缘由。朱某说:“请大人随便出示一个字吧”。恰值茶几上有一张旧请柬,慕天颜就随手把它翻转过来,指着请柬的正面说:“就测一‘正’字。”朱某说:“不能借给他军饷。正象个王宇,但王心已乱。并且刚才请柬的正面合扣在茶几上,正面反了,是要反叛的征兆啊!”慕天颜于是就拒绝了吴三桂借军饷的要求。后来吴三桂反叛,果然应验了朱某的话。

朱某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为人测字,也非常灵验,和他相比毫不逊色。不同之处,是他儿子一天不只测一个字了。有一个人让他儿子测“武”宇,问自己会不会有子孙,回答说:“绝后了。一代无人,自此而止。”那个人后来果然没有后代。

拆字抓逃犯

乾隆时期,上海有一个叫沈衡章的人,擅长拆字,找他测算吉凶的人络绎不绝。一天,有一个罪犯夜间越狱逃跑了,捕役就去求他占测,拈到一个“鹦”字。沈衡章说:“鹦鹉是会说话的鸟,舌头虽然灵巧但不懂自我保护,最终还会被人逮住放在笼中。并且“鸟”穷加一“婴”,羽毛还没丰满,怎么能够逃远呢?犯人现在去得还近,赶快追捕还能够抓到。”捕役问现在犯人跑到哪里去了,沈衡章随意抬头看了一眼,瞥见一只麻雀蹲在屋后檐下,就说:“你可以到后面厕所中去找。”捕役遵照他的话,果然在屋后的一厕所中抓到了逃犯。县令听说这件事后,对他很是佩服,赠给他一块横扁,上面写着“机测如神”四个字。这块扁一直挂在豫园清芬堂的西墙上,人们称为董事厅的那个地方,也就是沈衡章设摊测字之处。

一眼相出三进士

临州人杨柏溪,官至中丞,精通相术。乾隆甲辰年(一七八四),他考中进士。发榜公布名次的前一天,新进士们聚集在干清门外焦急地等候着。杨柏溪仔细端详了一遍诸位新同年,对朋友说:“今科的第二名榜眼与第三名探花,应当是南北二邵(指余姚人邵瑛和天津人邵玉清),但第一名状元我怎么看不到呢?这就怪了?”刚说完,突然看见一个人独自坐在一金缸旁,低头玩着一顶帽子。他走过去,拱手祝贺道:“新科状元原来在这里躲着啊!”询问那人姓名,是会稽人茹茶,字古香。不久,殿内传前十名上朝晋见,按次序占名,果然和他预测的完全相符。

杨柏溪在朝廷报过到后,马上就告假回乡。他预测自己十年官运不佳,因而不急于做官,在家隐居起来。十年后,他出来求官,做了郎中;不久又升为道员,仕途一帆风顺,一直做到官府要职。

杨柏溪甲辰年考中进士时,是出自纪文达公(即纪晓岚)的门下。他曾对文达公说:“老师入阁做官愈迟愈好。”文达公八十二岁时,才被拜为协办大学士,仅做了十七天,就寿终正寝了。

钱塘人许乃普,谥号文恪公。他年轻时曾拜见杨柏溪询问前程,回答说:“你将来是朝廷一品宰相。”文恪公担心活不了多少年,杨柏溪说:“你骨法苍老,是长寿之相。”后来文恪公果然官至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高宫。

“预知”撷精      姜复初

在浩如烟海的皇家正史、名人笔记中,记载着许多历代八卦师圣的各种奇迹。“预知”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由于古史作者,名人大家治学严谨,故这些史料,颇为可靠。

我们今天读之,犹感惊叹。这无论对人体生命科学研究,还是对周易命理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和启迪。故在此摘译数则,以飨读者。

邵康节前知

宋朝朱济的《曲洧旧闻》记载:欧阳修做宰相时,就闻知邵康节的大名。他的儿子欧阳叔弼去上任,途中将经过洛阳。欧阳修嘱咐儿子说:“你到了洛阳,可以去拜见邵先生。”欧阳叔弼到了邵康节家门口,邵康节匆忙中倒施着鞋子就出来迎接,邀请他到家里坐,两人叙谈了整整一天。邵康节还主动述说自己一生中所见到的人、所学到的知识和所做的事情。说完以后,他又问叔弼:“您能记住吗?”叔弼虽恭敬地听着,却不明白他说的目的。到了宋神宗元丰年间,邵康节逝世,朝廷主管部门推崇他的品行,认为应该给他一个谥号,而欧阳叔弼当时是太常博士,由他负责作谥议,责无旁贷。这时他才恍然大悟,知晓从前邵康节向自己述说生平事迹的用意。世人有把晋代的郭景纯(即郭袭)比作青衣神,虽然两人的事迹不同,但在能“前知”这点上,非常类似。

又据说司马光与邵康节在洛水的北岸散步,看见有人在盖房子,邵康节就指着说:这三间房某年某月就得倒塌,那三间房某年某月将被水淹没。司马光回到家,顺便把这件事记在他所写的文稿后面,时间一长,就忘掉了。有一次,他从洛水北岸经过,忽然想起了以前邵康节的预言,就去看那些房屋,原来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他向别人询问,大家的回答果然都象邵康节所说的那样。

郭璞预托

中兴初年,郭璞常常自己给自己算卦,已知道自己最后不得善终。他路过南京栅塘这地方,遇见一个匆匆赶路的少年。那少年衣着单薄,感到很冷,郭璞便拉住他,把自己的丝布袍送给他。这少年推辞不收。郭璞说:“你先拿去,以后你会明白的。”这个人拿了丝布袍走了。当郭璞璞被判处死刑时,行刑的果然是这个人。旁观者都为郭璞求情,让这人行刑时少让郭璞受苦。郭璞说:“我早就托付他了。”这个人听后,涕泪惧下,泣不成声。等到行刑结束,这个人才说出了此事的原委。

预画棋局

算卦人童西碉说,他曾经见到有两个人在下棋。另外有一个人事先画了一长棋局图,图上标有黑九三,白六五之类的布局,把这张棋局图放进竹筒中封好,等那两位下棋者决出了胜负,此人才打开竹筒把棋局图拿出来,与他们的实际棋局相对照,竟然一点不差。不知此人操持的是什么法术。

唐人钟略撰《前定录》记载: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京都长安宣平坊住着一位王生,善于卜算。李揆就曾请他为自己卜算官运如何。他送给李揆一迭密封起来的纸,大概有十几张之多,并对李揆说:“等你做了左拾遗之官,才能打开来看。”后来,通过李密的推荐,皇帝召见了李揆,并让大臣出题考他的文才。共有三道题:第一题《紫绿盛露囊赋》,第二题《答吐蕃书》,第三题《代南献白孔雀表》。李揆从上午十一点一直答到下午六、七点,他的试卷一共涂改了八个宇。皇帝看完他的试卷,在旁连批注了一句:“明天授予他左拾遗官。”

过了十多天,李揆打开王生送给他的密封纸,那里面有三份与他的考试题目完全相同的卷子,而且那八处涂改与一条批注也竟与他那卷子完全一样。

可见,自古以来就存在这类卜算术。童西碉所说的那个画棋局的人,只不过是向人学到了这种卜算术而已。若论操笔构思,或临局布子,虽是当事人,也不能预先掌握命运的。而善于卜算的先生们,却往往能事先料到结局。这就是说:任你如何努力,终究难逃定数。知道这层道理,那些巧取豪夺,或每日里营营苟苟,因追名夺利而勾心斗角的人,是不是也该罢休了吧。

贪得无厌 自食恶果         易 元

目前社会上有那么一些人,只要见了钱,不认爹和娘。故能贪就贪,能骗就骗,能抢就抢,能沾就沾……总之,只要钱到手,管他良心不良心。但是,这些人,他们视财如命,并不知道自己命中能否胜财,更不知贪上便宜,发不义之财,会遭到恶报。

偷鸡不成,舍头猪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咸宁某村,有一个名叫范生的农民,四十多岁,人个子不高,长得獐头鼠脑,平时最喜欢占小便宜,常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前年夏天他把自己养的一头大肥猪拉到集市上卖了四佰多元,因他卖了一个好价心里乐滋滋的。

范生回来时,路过一个村子,因天气炎热,又是正当午时,他看有一只又肥又大的老母鸡在树荫下睡着了,就起了贪心。看看周围无人,就轻手轻脚的扑上去把老母鸡抓住了。心想,今天真是喜事逢双。猪卖了一个好价钱,现在没有花一分钱,得到一只五六斤重的老母鸡。真是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就三步并作两步离开了偷鸡的那个村子。

范生手里提着鸡,总怕鸡跑掉,想找根绳子或是稻草把老母鸡捆起来,但就找不到捆鸡的东西。他毕竟是个主意多的人,立即想到装有四百多元的钱包上有一根漂亮的铁链子,就连钱包一起用铁链子把老母鸡的双脚捆了一个结结实实。

范生很放心,快步如飞的赶路。走着走着,突然肚子胀痛,咕噜咕噜地乱叫,他自言自语地说:“不好了,要拉肚子了。”他也顾不得那么多,把老母鸡往路边一丢,跑到地里就稀哩哗啦的拉起肚子来了。说也奇怪,这时突然飞来一支老鹰,看到路边有只老母鸡正在扑腾扑腾的乱动,就一个倒冲下来抓起老母鸡冲向天空。

正在拉肚子的范生,看到这突如其来的老鹰抓走了他的老母鸡和钱包,提着裤子向着苍天急得嚎陶悲叫。“我的大肥猪,我的大肥猪1”这时正好有几个过路的青年人,看着范生提着裤子,指着天空,“老鹰抓走了我的大肥猪”。青年人看着飞远的老鹰,哈哈大笑。

古人研易趣闻逸事        浙江  姜复初

江慎修精卜噬

歙县人江慎修,名永,喜欢钻研经书,尤其精通卜筮之学,着有《周易释义》十六卷流传于世。此书论理精辟,观点新颖,提出了三十六宫的说法,认为《易》中的干、坤、坎、离、大过、小过、中孚、颐八个卦都没有反正,其它可以反正的五十六卦,其实只算是二十八卦,这样合在一起就是三十六卦。书中还提出“河图顺生,洛书逆克”的观点。

慎修曾经在乡里某个富人家中做过三年教书先生,平日总是在书房中正襟危坐,读书撰文,喜怒不形于色,起居说是定数,饮食也说是定数,整天把“定数”挂在嘴上。富人渐渐厌烦,借故将他辞退。慎修并不在意,欣然离去。第二年九月九重阳节,富人设“茱萸会”大宴宾客。慎修恰巧从门前经过,富人也把他邀请入席。慎修喝了三杯酒,吃了两个馒头,就起身告辞。富人挽留,慎修说:“这是定数。”富人大笑,说他老脾气又犯了。慎惨也不说话,拉着富人走到自己过去的书房后面,从壁厨底下拿出一张寸许的纸条递给富人,只见上写一首诗道:”三年宾主欢,一日遽分手。尚有未了缘,明年九月九。邀我赏芙萸,酌我三杯酒。数定且归休,只啖两馒头”。

慎修平生很少和人交往,唯独和同村的程翁关系亲密。程翁也精于奇门术。一天,两人在酒馆喝酒,直到深夜才醉醒圈地回家。半路上,程翁突然发话:“月色如此优美,我们何不乘兴进城一游?”慎修为难地说:“夜已二更天了,到城里有十多里路,恐怕今晚回不来了。”程翁顺手指着路旁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今夜也将要到城中去,难道我们还不如石头走得快吗?”慎修笑着说:“的确如此。只是这块石头明天中午才能返回。”过路人听到二人对话,非常惊奇,就守在石头旁边想看个究竟。过了一会儿,有个担酒的人走了过来,因为担子前重后轻,行走不便,担酒人停下来,搬起这块石头压在担子后面,挑起进城去了。第二天中午,担酒人返回,果然又把石头担了回来,丢弃在原处。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惊叹不已,都认为慎修是活神仙。

同村有个叫戴正的青年,才华出众,聪颖敏捷,读书能过目不忘。他听到慎修如此神算,十分羡慕,背着行李去慎修那里投门拜师。谁知慎修恰巧不在家中。戴正也不等候,径直闯进慎修的书房,坐在书案前,拿起书就读了起来,三天读完了慎修所有的藏书。慎修回来,戴正见面就恭敬地行拜师礼,慎修也不推辞,询问这里的书他读完没有,戴正自负地说全已烂熟于心。慎修又问:“会运用了吗?”戴正答道:“还没有尝试。”过了几天,师徒二人在田城上散步,看见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抵仗,慎修问戴正:“哪一头牛会胜?”戴正说:“黄为土,黑为水,土克水,黄牛应当胜利。”慎修说:“不对,现在时令为初冬,今天干支是壬子,水旺土衰,易理不能拘泥于一格,而学易最贵于融会贯通。”不久黑牛果然胜了黄牛。戴正大悟,学业日见长进,名气渐渐赶上了老师。

雍正初年,有大臣向朝廷推荐慎修,世宗下旨召见。慎修跪在世宗面前战栗不止,口不能言。大臣慌忙又向世宗推荐戴正。戴正口若悬河,评古论今,谈天说地,头头是道。世宗大悦,问戴正道:“你和你的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正回答说:“小臣才能低微,哪能与老师相比?”世宗说“你的老师才能高超却不能回答我的问题,这该怎样解释呢?”戴正答道:“老师年事已高,耳朵听不清楚。如果论学问,确实胜过小臣万倍。”世宗对戴正的谦让态度太为赞赏,御笔一挥,赐封他为翰林学士。

外应拆字

浙西的陈钟年擅长拆字,名噪一时。有个江苏姓吴的大商人,常年在浙江经商。一天他突然接到一封家信,上面说他妻子病危,催促他赶快回家。吴某非常忧虑,就去拜访陈钟年,想让他给测断一下吉凶。他到陈钟年家门口时,天已黑,钟年已经关上门睡觉了。吴某因为心里急躁,就使劲地敲门,陈钟年推开窗户,询问清楚他的来意,这时正有一犬在旁边汪汪地狂叫,钟年就告诉他就:“已经死了。”吴某一听,心中大怒,厉声质问道:“我还没有拈字,你怎么能知道生死?”钟年说:“刚才我的口和你的口交谈,这就是两口,下面再加一‘犬’字。就成了‘哭’字了。”吴某非常懊丧,悼悼而归,但心中并不相信。

第二天早晨,他又到钟年那里、拈字拈出个“柴”字。钟年询问他要测算什么,他就把妻病的情况说了出来。钟年说:“已经死了”。他忙询问缘由,钟年说:“这个‘柴’字,上面为两个‘火’字,这是蜡烛,中间象一个台子,是灵台的形状,下面是个‘木’字。是棺材啊。”吴某一听,大惊失色,立即乘船,匆匆赶回家,其妻子果然已经死了。

“因”字三拆

乾隆丁卯年福建的乡试考过后,考生谢廷光听说洪山桥有一个善于拆字算卦的人。就邀了几个朋友同去拜访。到了那里,谢廷光拈了一个“因”字,询问乡试能否考中。拆字先生说:“国内一人,你是今科的第一名啊!”同去的一个朋友也跃跃欲试,说:“我也用这个‘因’字请您给推算一下。”拆字先生说:“这次考试恐怕没你的份了。但以后会遇到思科,很有希望飞黄腾达。他的‘因’,是出于无心,而你的‘因’是出于有心啊!”旁边这时还站着一个人,手中正握着一把木折扇,那个人就用扇子指着‘因’字说:“我也用这个字请您给测一下。”拆字先生皱起眉头,说:“你的扇子刚才指到了‘因’字中间,是‘困’象啊!恐怕你要做一辈子穷书生。”果然三人命运都让拆字先生说准了。

《周易》故乡奇景

《史记》记载公元前一百年左右,周文王姬昌被殷纣王拘于羌里而演《周易》。羌里在今河南安阳市南十五公里处,是一座突出地面五米的高台,叫“王相岩”,它长宽各一百余米,据考证是殷商时代的监狱。

在这《周易》的故乡有两处奇景,世所罕见:一是“冰冰背”,二是“桃花洞”。

在王相岩北距离不过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壁立如簪的山峰,山峰下有一个乱石纵横的山坡,便是令人奇异莫测的“冰冰背”。这里属于太行山脉,海拔一千五百米,前面是龙床瀑布,背后是历史悠久的车谷寺。龙床瀑布犹如一道白龙从奇峰怪石、百丈悬崖中飞腾而去,映着阳光幻出七色彩霞,又如一道美丽的长虹横架山间。最奇异的是在这片乱石纵横的山坡上,到处渗流着涓涓的细泉。每逢阳春三月,天气转暖,泉水便开始结冰,以后天气越热,结冰越厚,待到盛暑六月,赤日炎炎,游人满身大汗时,这里却冷气袭人,结冰面积可达六百多平方米。但是一过八月中秋,天气转冷,这里的冰块却又慢慢融化。冬季,泉水逐渐转暖,待到寒冬腊月,正是满天飞雪、冰封大地之时,那里不仅没有积雪,反而热气蒸腾,水暖宜人,成了一泓温泉。

在距离“冰冰背”西南数公里处,又有一处异景,名唤“桃花洞”。它在王相岩附近,比“冰冰背”高二百米。这里山峦起伏,景色秀丽,云雾缭绕,峰立如削。山峰下有一奇洞,洞上悬崖百丈,荆棘丛生,洞的周围绿草如茵,一片桃林。但奇怪的是这些桃树在融融春日却不开花,偏偏在寒冬腊月之时万花怒放,越是冰天雪地,它越开得繁盛鲜艳。远远望去,犹如在一个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中呈现一片绚丽烂漫的红霞,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周易》发祥地的奇异景观曾引起许多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关注和重视。他们陆续前往探察和研究,但是至今未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乾隆算命

乾隆皇帝巡视江宁时,穿着便服出去游玩,遇到一位姓刘的算命先生,便带着游戏之心找他算命。算命先生排出乾隆的生年干支,默算了一会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摇头叹息不已。乾隆感到非常奇怪,询问原因,算命先生说:“我给人算命有三十多年了,自信推断人的吉凶祸福,没有不应验如神的。没事的时候,我也将自己的命造流年推算,算出自己应当小有富贵,享受二千石的俸禄不算太难。然而我现在竟落魄到如此地步!今天见您的命造,应当富贵极顶;即使没有掌握天下的鸿福。也应当穿蟒袍带佩玉做高官。为何咱俩反而竟在此处见面?真是可悲可叹啊!”乾隆很是佩服他的易技,什么也没说就起身离去。后来特意封这位姓刘的算命先生为知府。

位高身贫之命

道光年间,有一个满族人,一次让算命先生为他的儿子算命。算命先生把生辰八字询问清楚以后,掐指推算一会,惊奇地说道:“奇怪!奇怪!你的这个儿子将来所居的地位至高无上,但一生又穷困得要死。”这位满人以为是戏弄自己,非常愤怒地走了。后来,他的儿子长大,作了太常寺的笔贴式,帮人抄抄公文挣点钱糊口,非常贫困。恰值官署中需要人作“遣儿”,就去应聘。所谓“遣儿”,就是遇到朝延祭祀等重大典礼时,有关部门害怕仪式到时出现差错,就事先演习几遍,因而就需要一个人扮演皇上,这个扮演皇上的人就叫“遣儿”的衣服虽然破旧,然而行止跪拜等动作都要模拟皇上的身份,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都要向他跪拜行礼。那时,他的地位真的和皇上没有什么差别。这本来是一日的荣耀,然而一定是笔贴式之类的贫穷人才肯做这种“遣儿”,其它人都不愿意做,认为做这种事折福折寿,会使人得病等等。“遣儿”做这种事,每次只不过得八千钱的报酬。

资料来源:摘录自互连网,谨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