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鉴               作者:不详

书法四条:

一.隐于文章道学,嘉遁不出者,书曰“处士”,重纯儒也。

一.隐于泉石风流,乐志不移者,书曰“逸士”,重幽贞也。

一.隐于世治时变,解官不仕者,书曰“达士”,重明哲也。

一.隐于玄门净土,名利不贪者,书曰“居士”,重清修也。

上《隐鉴》书法四条,实得品题微妙,此即一字褒也。或滑此四者皆隐士也,何必分!曰:其气象之道学风流,退藏之早迟常变,自不同耳,非如此分疏,不能传其神致。外如高士、征士、节士、义也皆可于四者统之。

无有先生:先生大元逸民也,行藏奠测,或无或有,故以为号焉。生于元,游于既神行于清,六百年来,不随物化。历世既久,阅人且多,见高尚其志者,每乐举以告人,非作隐士传也。盖与逍遥泉石之士,斟酌夫进退几宜而已。 先生有言:隐之为道也有二。隐于衰世者,不可更仕兴朝,隐于兴朝者,不可借隐弋名。以为仕宦之快捷方式。夫如是则出处合宜,清高足录也。山人野客,即所言编辑成卷,以为《隐鉴》一书。

刘梦吉: 处士刘梦吉先生因,保定容城人也。天资颖悟,读书过目不忘。初为经学,每阅注疏,叹曰:“圣人精微,当不止此!”及得周、邵、程、朱之传,乃欣然日,“我圃谓必有是也。”平时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日“静修”。至元十九年,诏征火朝,擢左赞善大夫,以母老固辞,俸给一无所受。他日复诏之,终隐不出。

萧彝尊: 处士萧彝尊先生棼,奉元人也。初出为府史,语当道不合,即引退。力学三十年,不干仕进。乡人有暮行遇盗者,诡曰我萧先生也,盗惊愕释去。世祖时,辟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后累授集贤直学士,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无何复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书《酒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也。寻又称病,请解职,不许。俄擢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依前太子右谕德,俱引病力辞而归。其友张思廉闻而叹曰:“清高自守,功名不足以动其心,萧子可谓尚志之士矣。”

仇山村: 逸士仇山村先生远,钱塘人也。遁迹江湖,博通经史。至元中,荐为溧阳教谕,转宝庆路教授,不赴。又改将仕郎、杭州路总管府知事,皆辞。家钱塘西城下,仰屋著书,闭门索句,或坐花问,独言独饮。尝闻其《闲居十咏》,真风流自赏之才也。今录二首,以见先生隐趣。诗曰:“仰屋著书无笔力,闭门索句费心机。不如花下冥冥坐,静看蜻蜒蛱蝶飞。”又曰:“茶瓯纱帽惯迎宾,不是诗人即道人。细雨斜风君莫出,绿阴门外有红尘。”

裘元量: 达士裘元量先生万顷,淮海人也。少存达道志,意欲功成名遂,然后退藏其身。元贞初,公卿荐为司直,久之有厄闰之叹,遂绝意仕进,归维扬。茅屋数椽,栽松种竹,陶然得幽人趣。一日入深崖采药,得千岁黄精,蒸而食之,遂觉精神强健,登高山如履平地云。

吴伯清: 达士吴伯清先生澄,崇仁人也。自幼潜心好学,著书立言以宏吾道,诚当代之大儒。仕元为翰林学士。泰定初,引疾归家,杜门讲道。屡征不起,其恬退可嘉焉。借其为宋朝乡贡,颇不满于人口也。号草庐先生。

陈茂叔: 达士陈茂叔先生栎,休宁人也。性刚正孝友,致力圣贤之学。延祜初,中乡式,即不赴礼部,教授于家,不出户庭数十年,其斯为重道德而轻功名者欤!

杜伯原: 处士杜伯原先生本,清江人也。博学善文。武宗朝尝被召至京师,即求归,隐建宁武夷山中。文宗闻其名,征之不起。至正间,承相脱脱荐之,召为翰林编修。使者趣至杭州,又称疾固辞。平居沈静募欲,无疾言遽色,与人交,笃于道义。学者称清碧先生。

戴汝翼: 处士戴汝翼先生羽,九江德安人也。隐居积学,征辟皆不就。尝云,“泊泊明志,恬静致远;此孔明一生学问也。”因作《武侯通传》三卷。

武伯威: 处士武伯威先生恪,宣德人也。好读《周易》,每日危坐。或问:“先生学以何为本?”曰:“以静为本。”着《水云集》行世。

张光弼: 达士张光弼先生昱,庐陵人也。元末行枢密院判官、浙江员外郎,窃据者辟之不赴。日以诗酒自娱,号一笑居士。有《春日》诗云:“一阵东风一阵寒,芭蕉长过石栏杆。只消几度懵腾醉,看得春光到牡丹。”盖料士诚之必败也。尝云:“吾死后埋骨西湖,题曰诗人张光弼墓足矣。”后竟如其言。

吴渊颖: 处士吴渊颖纬生莱,金华人也。隐居不仕;筑室于深衷情山中。研穷经史,悠然自得。善论文,尝云:“作文如用兵,有正有奇。正者法度,如步武分明,奇者不为法度所缚,千变万化,坐作击刺,一时俱起,及其欲止、部武各还其队,原不曾乱。”闻者服之。其同乡黄晋卿、柳传道,亦以文章鸣,世咸深重焉。

许白云: 处士许白云先生谦,金华人也。自少力学,受业于宋末金仁山之门,居数年而尽得其奥。屏迹八华山中,潜心养志,不求闻达,朝野交荐,力辞不起。是诚安于义命,而非伪隐沽名,以为仕宦之快捷方式者也。其教人以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先,而独不教人以科举之文,曰:“此义利所由分也。”

王原吉: 达士王原吉先生逢,江阴人也。至正间,屡征不赴。避乱于上海之鸟泾,筑草堂以后,自号最闲园丁。世所谓“席帽山人”者池。

陶宗仪: 逸士陶宗仪先生宗,天台人也。元统间,避难于松江城南之吉林里。雅好著述,虽力耕畎亩,恒以笔砚自随。置一瓮树下,遇有所得,即书以投其屯久之成恢,日《南村镊耕录》。至正间,屡辞辟举。洪武六年,举人才至京,力辞放归。

蔡清真: 逸士蔡清真先生微,琼山人也。通经史,好泉石,元末隐居不仕。筑室深山,问学者威斗酒豚肩以就之,先生无不解说。人谓海南儒者未能或之先也。

顾仲瑛: 逸士顾仲瑛名德辉,昆山人也。才情妙丽,轻财结客。筑别业于茜泾之西,造三十六亭馆,曰“玉山佳处”。招致四方文学之士,置酒赋诗其中。以母丧归绰溪,张士诚辟之,遂削发庐墓,自号金粟道人。明初,闻太祖严苛,欲按江南富族,乃托僧伽而遁。所著有《玉山璞稿》,并刻交游诗四十余家,曰《草堂雅集》,俱传于世。

李高冈: 逸士李高冈名鸣风,吴人也。轻财好客,与顾仲瑛相等,东南士大夫咸钦重之。尝助朱太祖军粮二万斜,淡然无邀宠意。大明初,以国法严刻,遂约嘉定富民方二郎,同擎妻子家赀,泛舟江海而去。

杨廉夫: 达士杨廉夫先生维桢,山阴人也。前泰定进士,署天台尹。后徒居于松江,筑元圃蓬台于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无不承盖扶轮,造门纳屦。尝吹铁笛作《梅花弄》,见者以为神仙中人。世称铁崖先生。着《正统辨》,读者皆以为公论云。

王山农: 逸士王山农先生冕,元末会稽人也。身长多髯,少明经不偶,即焚书。读古兵法,戴高帽,披绿蓑,着长齿履,击木剑,行歌于市。人以为狂士之负材气者,争与之游。平生嗜画梅,画成必自赏也。明太祖闻而访之,既至,与粝饭蔬羹,山农且谈且食。帝喜曰,“可与共大事。”授咨议参军,不受。一夕梦罗浮仙人招之,醒即捉笔狂叫,写大梅一株,题以诗曰:“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日遂卒。同时蒲庵和尚复见心见而称之曰:“会稽王冕梅花仙也。”

明天渊: 达士明天渊先生浚,北人也。世祖朝明安之后,髯长过腹,高雅不群。仕元为学士,国亡削发为僧而髯如故。洪武初,太祖闻其名,召而问之曰,“汝不仕吾,吾亦任汝,但削发留须,亦有说乎?”对曰:“削发除烦恼,留须表丈夫。”帝笑而遣之。所著有《蒲庵集》行世。盖忠于元而得道者也。

张伯雨: 逸士张伯雨先生天而,杭人也。宋文忠公九成之裔。风神凝梭,词翰兼长,与杨载、虞集为文字交。后入茅山学道,遇陈上阳,传以清修,冲然有得。自号句曲外史。

虞伯生: 达士虞伯生先生集,临川人也。生有神慧,三岁即知读书。长负才名,官奎章阁学士,即引疾归。平时慕陶渊明、邵尧夫,因构书室二间,左室书陶诗于壁曰“陶庵”,右室书邵诗于壁曰:“邵庵”。括然淡然,讴吟自适。时人称二庵先生。一日邵庵

赵子常: 达士赵子常先生汸,休宁人也。元末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史成,不愿仕,隐居东山。与一二幽人,卜筑清溪,系舟沙屿,萧然无尘俗气。其经学甚传于世,号东山隐者。

汪德辅: 达士汪德辅先生克宽,祁门人也。元季隐居环谷。洪武初,诏修《元史》。书成,固辞不仕。隐居道人岩,研穷经学。其教授弟子,一以静心力本。

谢子兰: 递士谢子兰先生应芳,元末武进人也。自号龟巢老人。龟巢有二,一在滆上,一在横山,先后皆有记。其略云,“千岁之龟,巢于莲叶,以叶为巢,初不费经营之力也。暇与田夫野老,涉桑苎之园,过桃李之蹊,瓦盆浊酒,歌舞酬酢,若曳尾泥涂者。”又云:“平生所至,以龟巢名室,盖不以栋宇为巢,而以天地为巢也。”峻宇雕墙,莫知其光,荜门圭窦,莫知其陋。诵其文,可叹知其达也。老人尝仕元,元亡不仕。其《启张云门》启云:“鲶上竹竿,往岁之功名可笑;龟巢苹叶:近年之身世如浮。以视予山小园,超然远矣。”

沈元吉: 逸士沈元吉先生贞,长兴木也。元末隐居横玉山,自号茶山老人。明初不仕,与黄石为徒,白云为侣,始终不出。以比招之即来、麾之即去者,其人品相越何如矣。

徐仲由: 达士徐仲由先生唯,淳安人也。元末举秀才,明初不仕,自号松巢居士。倚声度岛不让古人。尝见其《满庭芳》句云,“清霜篱落,红叶林邱。渊明彭泽辞官后,不事王侯。其高蹈之节,直从笛孔中度出。”

黄子运: 处士黄子运先生枢,元末休宁人也。拱武初被征,以辟足免,乡人呼妙拐先生。同时有吕不用字则耕者,新昌人也。洪武二年,举本学教渝,以聋病辞,自号石鼓山聋。二公皆傲世不羁,得山林秀杰气者。

张惟中: 处士张惟中先生庸,慈溪人也。元末兵乱,窃据者署为上虞山长,不就。明初屡聘不出,遁鸿溪山,精歌白石间。与当代士大夫诗酒往还,及劝以人吉,则婉辞谢之。人谓其贞不绝俗,隐不违亲,郭林宗一流人也。

王仲光: 逸士王仲光先生宾,长洲人也。与吴县韩奕、昆山王履,称“吴中三高”。幽怀萧散,放棹烟江。尝与公望联吟,有“也知性僻难趋俗,却喜身闲不属人”之句,观此可以想见其异苔同芩也。

陈克昌: 逸士陈克昌先生周,闽县人也。元末布衣,隐居石潭。尝倚竹作歌,以写其志。歌曰:“修竹兮青青,内虚兮外直。素节兮贞姿,寒暑兮一色。冷冷兮朝夕,予含之令焉适?”

梁不移: 逸士梁不移先生兰,泰和人也。自号畦乐先生。邹仲熙谓其隐居乐道,王希范称其养志邱园,吾见其西畦自适,悠然有陶潜之趣,旷然有魏野之思。

程抟霄: 处士程抟霄先生翔,元末新安人也。明道之后,世传理学。洪武初,命旁求隐士,或荐先生,不起。二年春,又访山林遗老,共修《元史》,或再以先生举,终不赴。后诏儒臣修礼书,宋濂曰:非抟霄不能也。奏之,帝不欲强致,命就其家咨访。有劝之仕者,笑而不答,但曰:“人爵不如天爵贵,功名何似道名高!”自此深藏不出,朝廷比之商山。

徐方舟: 逸士徐方舟先生妨,元末桐庐人也。性好诗词,筑室于江皋之上,水竹云烟,助其吟啸。时刘伯温被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登相见,酌酒赋诗而别。

韩公望: 处士韩公望先生奕,吴人也。生于元至顺时。及长,嗜读书,无所不览、少有目眚,筮卦得蒙,知疾不可疗,遂扁其室曰“蒙斋”。洪武间,绝意仕进,郡守姚善迫欲见之;奕乃泛舟入太湖,往来烟波自道。姚叹曰:“韩先生所谓名可闻身不可见者也。”

焦始谟: 达士焦始谟谋,江阴人也。与明太祖为旧交,及帝都南京,日思其人,屡诏不赴。将命使臣索之,谋忽荷鸡豚村酒由御道入。帝喜其来,以物付光禄,治具共饮甚欢。席前出金、银、角三带,命其自取以官之。谋取其角者,因授以千户。无何,径出高桥门,挂冠带于树间而去。

孙太初: 逸士孙太初先生一元,明初人也。风神秀朗,踪迹奇幻,元巾白袷,以铁笛鹤瓢自随。高风所至,士大夫皆为之倾动。尝栖太白之巅,称太白山人。又尝西入华,南入衡,东登泰,北登医。吾蝻寻吴会,恒栖迟不去。与刘麟、龙宽、陆昆、吴弦号“苔溪五隐”。

王廷珪: 逸士王廷珪先生珙,明初常熟人也,卜宅于虞山之北,萧溪之上,植竹万竿,容与其中。其逸兴清凉,诗怀缥缈,人谓如秋月春云,令人景仰。

王先生: 达士王先生者,以忠节隐其名。永乐初,寓居金华府东阳县之东山,自号大呆子。仪容俊伟,趣识超群,惟披麻戴笠,不服常服,日盘桓于山南村落之间,狂歌自适。其与宴游者,皆不识其姓氏。惟与王姓俱,则以宗兄称之,遂以王先生呼焉。尝与村中人曰:“他日吾逝,只祈敛吾尸,悬于林杪足矣。”时又号玉华山樵。张三丰闻而叹曰:“此建文遗臣也。”

徐延之: 逸士徐延之先生伯龄,自号箨冠子,钱塘人也。天资敏妙,书过目不忘,特性情疏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赤足科头,内衣无系带,行辄委堕,人多笑之。士大夫慕名而来者,一见后即倦与往还,然其鸿才高致,终不可没也。性甘肥遁,尤善鼓琴。所著有《大音正谱》、《醉桃佳趣》、《香合集》、《螵精隽》、 《旧雨堂稿》,非外野而内文者欤?

王原夫: 处士王原夫先生逢,饶州乐平人也。淹贯经史,研精理学,朝廷屡召不赴。深居崖谷,冲和淡然。宣德初,复以明经召见,力辞归家。着《言行志》诸书。学者称松坞先生。

俞古章: 逸士俞古章先生杭之,富阳人也。肥遁邱园,名闻湖海。宦游于浙者,皆欲得睹其眉宇为快。正统间,藩臬诸公先后封章荐举,不起。亲友间有劝之者,则为聋病谢之。间游山泽,或对木石而谈,如疯颠状,人卒莫之信也。一日,吴和州又欲荐之,先生乃以诗力辞焉。诗云,“青云有路念绨袍,迢递和州荐剡劳。下乘难随千里马,虚名恐误九方皋;嵇康自信随时懒,少室谁云索价高?纵使阳和动邹律,秋风双鬃己萧骚。”

徐勉仁: 处士徐勉仁先生恕,宁波人也。正统间,以古文鸣世。甬东好文者,皆就其门而学焉。先生居山泽间,凡求名之士,虽是旧友,皆弗与流连;少年中有慕隐者,则奖许之曰:“绿鬓青山,正堪掩映,颜、闵、伊、周,各行其是而己。”后屡有国召,皆不应。移家于杭,竟著书以终其身。

许澹初: 居士许滔初先生,魏奚谷叟也。正统间,叟年九十,忽然弃家学道,不知所之。宜同庚有石内含者,桐城人。居郭北石塘,享年一百有三,子众孙繁。百岁之日,赋诗忆澹初云:“庚申共守人何处?甲午同生独咏诗。”盖亦明之钱铿也。

沈启南: 逸士沈启南先生周,长洲人也。景泰中,以贤良应诏,力辞不赴。号石田翁。诗文之外,益工画石,高古清奇,笔墨与人品相肖。

方元素: 逸士方元素先生太古,兰{奚谷}人也。自号寒{奚谷}子。清旷夷犹,超然出类。或问:“先生何事?”答曰:“万卷图书销日月,一湾鸥鹭共朝昏。”

程叔朋: 逸士程叔朋先生玄辅,歙县人也。歌啸林泉,不求闻达。同邑知李献吉而不知有叔朋,欣如也。自号龙谷道人。

秦仲孚: 逸士秦仲孚先生爽,无锡人也。性至孝,其父修敬公偶中心痛,仲孚刺胸前血和酒饮之。母氏殷偶有膝伤,吮之即愈。郡县上其事,诏旌其门曰“孝子”。泰陵即阼,赐以冠带。尝作溪山清兴堂、清运阁,结亭于后曰“涤烦”。《溪桥散步》诗可为仲孚行照,其诗云,“扫阁观书兴未阑,绿阴清昼更多闲。杖藜扶我溪桥步,看尽湖南十里山。”

董萝石: 萝石董先生沄,海宁人也。以能诗闻江湖。年六十,游会稽见阳明,与之语,连日夜,乃请为弟子,阳明不许。沄归,织一缣为贽,曰:“沄之诚积若此缕矣。”因纳拜从游。其子弟招之曰:“何老而自苦若此?”曰:“吾从吾之所好耳。”四号从吾道人。

吴康斋: 处士吴康斋先生与弼,崇仁人也。游京师,从杨溥学,见伊洛渊源,辄有尚友之志,以圣贤为必可师,收敛身心,倡明理学。天顺二年,诏征至文华殿,授左春坊。左谕德,不拜。帝欲强职之。凡三辞焉。遂称疾归,闭门讲学,从者千数百人。号康斋居士。

娄克贞: 处士娄克贞先生谅,上饶人也。少与吴康斋游,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虑何思、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王阳明尝受业焉。号一斋先生。

陈白沙: 达士陈白沙先生献章,广东新会人也。中乡举,即屏居不出。闻江西吴康斋讲学临川,遂弃其学而学焉。教人不立语言文字,以主静为先,随处体认天理,紧要在勿忘勿助。又曰:“学者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无欲为至。”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闻其名,文章荐刻,乞以礼征聘。吏部尚书某谓献章例应听选,非隐士比,安用聘。召至京,令就试吏部。献章称疾不赴,乞归奉母,乃授检讨。自后屡召不起。

薛敬轩: 达士薛敬轩先生瑄,字德温,山西河津人也。登进士第,官札部侍郎。天顺间,在阁数月,见石亨等用事。叹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俊终日。”遂致仕归,隐居龙门山中。其学以复性为主,充养遂密,畜动皆可法。着《读书录》二十卷,学者宗之。

张海观: 逸士张海观先生锡,钱塘人他。天顺壬午领乡荐,春闱不偶,授山阴教渝,旋即引退林泉。家有竹数竿,作亭其内,名曰“医俗”,并自为记以赞之。其略云:“余退闲之志既不可医,乃挂冠神武门,几二十祀。既而作老圃于家,种员当数百个,皆着鞭持节,因作小亭于其间,为柱六,覆以茅,取穷朴之意。坐于是亭,则清声戛玉,医耳之繁嚣;幽香细细,医鼻之铜臭;攒叶加翠,医目之尘氛;笋供茶馔,医口之贪饕;虚心劲节,又可医夫自满而失守者。因取坡老诗,名之曰‘医俗亭’。”噫!世有高梁画栋而主人则俗者,何不一边此亭哉!

金元玉: 逸士金元玉先生琮,上元人也。尝游浙之赤城山,徘徊不忍去,因自号赤城山农。居尝遐啸清视,人莫能窥。处己接物,高简粹白。与史痴翁同称“金陵二隐”。痴翁名忠,性豪爽,不事权贵,自号痴翁,署所居楼曰“卧痴”。

唐伯虎: 达士唐伯虎先生寅,吴人也。举南畿解元,以冤锢,遂放浪形迹,然其出入天人间。震濠慕而聘之。寅度濠有反志,佯狂自免。奇趣溢发,或寄于诗,或托于画,文采风流,照耀江左,图其石曰“吐南第一风流才子”。晚归依佛乘,自号六如居士。

罗达夫: 达士罗达夫先生洪先,吉水人也。以进士第一官赞善,疏请预定东宫庙仪,忤旨落职归,屏居不出。辟石洞隐居其中,制半塌默坐三年,事能前知。尝曰:“不可以虚见为得手,须日日收敛,不便后天习气乘机潜发,始不负一生耳。”

赵淮献: 逸士赵淮献先生金,乌程布衣也。正德时,征诏不起。造其门者,加入深崖邃壑。恒坐小艇,出入江湖,陶然自乐。南垣、箬溪二尚书结岘山会,造庐请入社,不许。平生颐养,清静安恬。年九十,自为祭挽,无疾而逝。

沈子登: 逸士沈子登先生仕,杭州人。明刑部侍郎锐之子也。身居贵介,志慕清真。野服山中,划然长啸。自号青门山人。举此以励世族之恋浮华者。

陈奇委: 逸士陈奇委先生体文,江阴人也。筑耕舍于郊西,有田数十亩,力耕而食。宾至必为治酒,酒酣即赋诗。诗有云:“得鱼便沽酒,有酒且留人。如此即为乐,何须复苦贫。无鱼亦无酒,宜主不宜宾。如此即高卧,何愁不及晨!”可谓达人之言矣。同时有五岳、十岳诸山人者,率皆以韦布效荐绅气,最为可鄙。畎亩中有此,庶几率真。

顾英玉: 达士顾英玉先生王栗,上元人也。仕至副使,即归隐白下。或谓其致仕太早,何以退养清廉。曰:“若使宦囊有物,正非所以养清廉也。”坐卧一小楼,匾曰“寒松”。尝训蒙以自给。霍渭崖宗伯欲以废寺田百亩资之,拒不纳。其固穷若此。

朱君佐: 达士朱君佐先生谏,温州乐清大人。仕至副使,即谢政归。结庐雁荡山,悠然有尘外之致。或有劝其出山者,曰:“岂以五斗易我五珍!”五珍谓龙湫茶、奇音竹、金星草、山药、官香鱼也。五者皆雁山所产。

徐先生: 达士徐先生昌,闽之崇安人也。潜心理学,以明经训导莆田。亲丧回籍,服阕不起。或劝之再仕,昌泣曰:“吾为升斗禄,冀养亲也。今亲不逮养,奚仕为?”遂筑室武夷山中,深藏不出。

来矣鲜: 达士来瞿塘先生知德,字矣鲜,蜀之梁山人也。约有至行,嘉靖时举于乡,归养不出。其学以致知为本,敦伦为要。有司疏荐,授翰林院待诏,不赴。生平著述甚宏,惟《易》注独殚心力。先读《易》于釜山草堂,六年不能窥其门径。乃远客万县瞿塘深山之中,沈潜反复,忘食忘寝,久之豁然有悟,积二十九年而后成书。以后观天地,察造化,与物无触,悠然自得而己。

罗整庵: 处士罗整庵先生名钦顺,字允升,江西太和人。朝廷屡诏不起。嘉靖中,复征为吏部尚书,亦固辞。是时璁、萼用事,整庵岩居杜门,潜心格致之学。尝云:“立身行以,必先打破义利关头,否则扰扰到底。”所著有《困知纪》。

谢子佩: 达士谢子佩先生廷茳,富顺人也。嘉靖进士,官浙江签事,遂归养不出。万历初,巡抚曾省吾奏廷茳隐居三十年,著书乐道,宜加京秩,风励山林。诏即家赠太仆少卿。时人称为“山中太仆”。

陆子传: 达士陆子传先生师道,长洲人也。登嘉靖进士。甫仕仪部,即告归养,时年末三十也。杜门却扫三十余年,手抄典籍数千卷。风流儒雅,为世所宗,而其清高好道,尤人不能。

李印南: 逸士李印南先生应箕,字子骑,黄冈麻城人也。万历间,世尚苛条,遂为老圃不出。时两广赋税频加,南北之民多有如菜色者。印南作《老圃吟》曰:“吁嗟圃兮,吾与尔犹存,吁嗟虫兮,毋啮我菜根。肉糜肉糜,此上人之所食,而非野人之所宜。”闻者咸太息焉。尝于锄下掘一龙神像,朝夕虔奉。忽梦有金甲碧面者,与语片时。以后决未来事,效应如响。一日谓其弟与子曰:“今蜀三大寇已平矣,贤者避世,其次避地。”乃背其神往,遁迹川中。

虞长儒: 达士虞长儒先生淳熙,钱塘人也。万历进士,仕吏部主事。解官归,得葛岭、栖霞之胜,冲烟蹑屐,终日陶然。黄寓庸传之曰:“以儒为行,以玄为功,以禅为归,以山水为寄托,以词翰为游戏。”诚足襄括平生矣。

安我素: 达士安我素先生希范,无锡人也。仕吏部主事,以昌言罢官归。杜门不出,出则乘一舫,图陶元亮、张季鹰、苏端明、米南宫诸名贤于倚窗,为烟水伴,恣其所之,乐而忘返。

姚公绶: 达士姚公绶先生绶,嘉善人也。由御史出知本宁府,解官归,作“沧江虹月之舟”,往来吴越间,望之者宛若神仙中人。家设亭馆,名曰“丹邱”,人称为丹邱先生。

周叔大: 处士周叔大先生奕,滇之金齿人也。幼而奇嶷,长益凝重,其学问一以知止为归。力耕养母,不樱势利。尝遇一丹士,欲以术授之。奕曰:“多金何为!内丹何如寡欲!外丹何如节用!子休矣!我儒门道士,其取精用宏也久矣。”

陆嗣端: 达士陆嗣端先生澄原,平湖人也。天启乙丑进士,历官员外郎。以不附东林,被察闲住。其封事略云,“臣甘寡援孤立,为烃烃之小人;决不依草附木,为疑似之君子。”由是见嫉东林,排之甚力。一官罢去,长啸而归,盖古狂狷之流也。每见溪上人家,小桥流水,恒徘徊久之而不能去。

闻隐鳞: 逸士闻隐鳞先生龙,鄞县人也。寄怀高远,托迹衡茅,每当风来竹外,云冷松根,辄遂其萧野之趣。或称其诗如溪上人家,曲几疏窗,长与水云弄色。吾谓其性情亦然。

陈仲醇: 逸士陈仲醇先生继儒,号眉公,华亭人也。年甫壮,即弃名习隐。结庐于小昆山之阳,买舟载书,称无名钓徒。每当草蓑月冷,铁笛霜清,觉张志和、陆天随去人未远。

殷方叔: 逸士殷方叔先生仲春,秀水人也。躬耕永乐之南村,怡然自乐。陈仲醇所谓“却羡白头殷处士,鹁鸪声里独耕田”者也。葭墙茅屋,不蔽风雨。慕王绩为人,亦自号东皋子。农事之闲,以医为业。得钱,入市买断简残书读之。

朱白民: 逸士朱白民先生鹭,吴人也。负奇气,尝独游黄山,远寻篙华。崇祯初,骑驴入都,欲上赋颂,不果归。结庐于郡西之华山莲子峰下,躬亲井臼,不愿见豪贵。时与王芥庵、赵凡夫称“吴下三高”。而白民为最。

李因仲: 达士李因仲先生天植,平湖人也。崇祯癸酉举人。晚更名确,字潜入,隐居龙湫山中,万松台畔,茅屋一间。人称其高蹈远引,诗含清江碧嶂之音。

谢汇先: 达士谢汇先先生遴,宜兴人也。崇祯癸酉举人。晦迹街门,种菜一畦,不入州府。陈其年寄诗云,“半亩牛宫绕菜田,锄畦汲水独悠然。芒鞋一绩千金值,不踏城中又十年。”

陆茂璩: 居士陆茂璩先生连,吴县人也。两中武科,甲申后削发为僧,居莲子峰下。藤萝窈窕,结榻崖中,万峰当户,一涧绕门。自号了缘道人。有《枫江遗稿》。

黎左岩: 达士黎左岩先生元宽,南昌人也。登崇祯进士,历浙江提学副使,以忤温体仁罢归。构草庐于谷鹿洲。与生徒讲学,淡然自守。顺治初,有荐之者,以母老固辞,终身不出。

方密之: 达士方密之先生以智,桐城人也。登崇祯进士,官检讨,负海内名。明亡削发,改名宏智,字无可,号药地和尚。遍游名山不返。所著有《周易图》、《烹雪录》、《浮山全集》。

刘念庭: 达士刘念庭先生伯渊,慈溪人也。由进士官至按察副使,引疾致仕,年百有余岁。先生自隆庆五年释褐,万历十六年归家,至崇祯十一年,春秋已八十矣。时危国变,隐者犹存,《八秩自嘲》诗足见其志。诗云:“谓我归田早,假令不早有何好?几人欲归不得归,黄犬东门添懊恼。”闻者高之。厥后更名托空子,遁入深山不见。

张吴东: 达士张吴东先生若羲,华亭人也。崇祯癸未进士。甲申以后,潜身村野,躬自灌园。故友访之,则荷锄戴笼,相揖于紫瓜白苋之间。破屋数椽,淡如也。或自称为寒松子。

魏叔子: 逸士魏叔子禧,江西宁都人也。明末诸生,与弟礼结庐于金华之翠微峰,储隐不出。公卿闻其名,皆愿见之,弗往。礼字季子,遍游海内名山,与叔子同居翠微,常有双鹤来伴云。

刘钦尔: 达士刘饮尔先生永锡,大名魏县人也。举崇祯孝廉,授长洲教谕。明亡,隐于阳澄湖。巡抚欲荐之,以疾固辞。家贫,衣食或不给,处之泰然。常自操舟鼓柜出,至中流作歌,歌竟而返。望夕阳在山,独婆娑于烟树之下。

夏元贞: 达士夏元贞先生道一,大名人也。举崇祯孝廉,即绝意仕进。明亡,率妇子入山,耕绩自食。或操斤作纺车以鬻,人爱其坚致,咸争购之。短农行歌,声振林木。间为诗文,脱稿即弃去。诸子读书,只令识字记数,长则牧牛负薪,溷其迹于烟霞焉。

林明俊: 达士林位旃先生明俊,平都人也。慷慨有志,少时即能为诗古文词。崇祯甲申蜀陷,阁部王应熊承旨讨贼,膺荐举第一人,授兵部职方司主事。明亡不出。顺治间,题授副使,称病不仕。后举博学鸿词,亦不赴。绪庐桐阴,旷然自道,隐居三十余年。尝在平都请乩,余偶临其笔,赠以“铁肝石胆”四字。所著有《淡远堂文集》、《巴字园诗集》、《梧桐居近集》存世。

黄太冲: 处士黄太冲先生宗羲,余姚人也。受业于明儒刘念含之门,研究先贤之学,以是从游者日众。康熙十八年,都御史徐元文特荐于朝,太冲以疾辞。斋心危坐,力扫外缘。其著述上下千古,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三教九流之书,无不精研。学者称梨洲先生。

仇知几: 达士仇知几先生兆鳌,字沧柱,鄞人也。少从黄宗羲讲切性命之学,为诸生,有盛名。官吏部右侍郎,即引疾归。与会稽陶存存研穷修养秘旨,久之松颜鹤貌,照耀山林,盖浩然有得者也。所著《四书说约》、《杜诗详解》及《黄老参悟》诸书行世。

陶存存: 遗士陶存存先生素耜,会稽人也。少游越水吴山,燕台金阙,其才华益盛。登康熙进士,即退处山阴。往来霍僮洞天,遇方外至人,传以修养秘法,遂焚时艺之文。作《道言五种》,集注及丹家杂义,以招后学。仇知几称其“笑傲林泉,乐天达命。”洵知言也。自号清净心居士,又曰通微道人。

颜钦明: 达士颜先生钦明,戎卢人也。康熙丙午举于乡,研穷经史之学。吴三桂据蜀时,士大夫多为迫胁,钦明独抗节不出。蜀平,结屋于玉蟾山下,终身不迹城市。

沈越溪: 逸士沈越溪先生巨儒,万县人也。寄怀高尚,肥遁山中,自号西溪野人。四川总制李培之,知其夙学,劝之仕,不应。辟堂数椽,日以吟笑为乐,望眉宇者,咸目为巢父、许由。

程伍乔: 达士程伍乔先生梦星,江都人也。登康熙进士,官编修。以丁艰归,遂终身不出,盖淡于荣利者也。筑条园并漪南别业,讴吟偃仰于其中。每当竹摇翠雨,云度湖阴,使与幽人佳客,烹茶啖饼,即景言诗。望之者不啻有孤云野鹤之象。

张幻花: 达士张奕山先生梁,娄县人也。登康熙进士,即退隐西溪。筑葆闲堂十景,备水竹花药之胜。奕山善鼓琴,遇山水深处及风月佳时,安弦动操,仙驭为之停空。子侄皆显贵,或劝之出山,清要可立致,笑不答也。心空及第,专务禅修,自号幻花道人。

金寿门: 逸士金寿门先生农,钱塘布衣也。天怀冷峭,不与时趋,岁晚务闲。得人忙我暇之趣。尝于腊月杪,出其家酿。要诸邻翁,谈笑泛论古今逸民,真高士也。中年作汗漫游。遍走齐、鲁、燕、赵、秦、晋、楚、闽而归。尝愿如邋遏道人日行千里,又愿如玉溪生打钟扫地,作清凉山行者。乾隆间寄迹扬州,隐于书画之间。

李客山: 逸士李客山先生果,长洲布衣也。读书味道,隐于南冈,忍饥诵经,街门两版,时或礁薪不继,怕然也。尝云:“富贵可乐,不如神仙;朝市可住,不如林泉。”乾隆间,巡抚雅公闻其名访之,避而不见,真吴中高士也。

赵鸥白: 达士赵鸥白先生翼,一号瓯北,字云松,阳湖人也。乾隆二十六年,探花及第。官贵西道。以母老乞养,遂不复出。鸥白休官既早,游屐亦宽。尝游天台、雁荡、武夷诸峰,洒然有挟仙遨游之想。过贵州福泉山,徘徊于礼斗亭中,录《打坐歌》去。晚年饭后行逍遥法,遂得年登大耋,管领林塘者凡数十年。

殷果园: 逸士殷果园先生如梅,元和人也。安贫乐道,幽节自贞。人或访之,则见曲水一湾,街门两版,在横桥疏柳间,箪瓢屡空,自如也。尝题一联云,“林卧真堪忘岁月,心闲应不愧神仙。”余神游见之,直评其为逸士。

吴竹桥: 达士吴竹桥先生蔚光,昭文人也。登乾隆进士,官礼部主事,初入词馆,即改仪曹。渴慕烟山,复辞华月无,向禽之志切、箕颍顺之清深矣。啸傲溯山,覃研文史,搜奇碑版。跌宕琴尊,人皆羡其风流,吾独重其高隐。

罗两峰: 逸士罗两峰先生聘,歙县布衣也。后寄几于扬州。尝受业于寿门,笔有奇情,喜画鬼物。凡有所遇,皆写长郑记之,成《鬼趣图》。余神游两峰之,鬼皆起拜,真奇事也。既能画,更能诗,喜游山水,更好禅宗。尝作《起信录》,释禅,净两家之惑。

翁澹生: 逸士翁澹生先生春,华亭布衣也。性情清旷,诗笔萧闲,许用晦、罗昭谏犹不逮也。其友人序其集云:“嗜恬淡,甘寂寞,寂水奉母,耕读教弟,四十不娶,亦不就有司试。为诗如朱弦疏越,一唱三叹。”八句尽澹生矣。翁游扬州题壁,有“二分月影关山梦,一派涛声今古愁”之句。余适化老道闲游,碍“愁”、“梦”二字非逸士所言,为改“梦”为“共”、“愁”为“流”,取“共此一轮月,沧江流不息”之义。翁重过见之,悚然下拜曰:“改吾诗者,非仙笔不能也。”

徐洄溪: 逸士徐洄溪先生大椿,吴江布衣也。性好湖山,不慕荣利。平时以清净为宗,辟草堂于太湖之滨,门前七十二峰,青入座间。着《阴阴符解》及《道德句解》,灿然可观。自营藏蜕居,题一联云:“满山灵草仙人药,一径松风处士坟”。余神游见之。

资料来源:摘录自互连网,谨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