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亦名小止觀,或稱「止觀坐禪延壽法」。

  止觀之宗旨,在使人明心見性,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可怯病延年,轉移命運,可使人身心健康。

  現值太空時代、原子時代,物質科專愈是發達,止觀坐禪法的研究、實踐與宏揚,愈感到需要。因為原子的發展/太空的探究,能造福人群,也可以毀滅人類。如果以免佰的心,慈悲心來運用新的科學知識,可以增進人類的福祉。如果以迷妄的心, 貪婪癡心去運用,用於戰爭,用於陰謀,就會為人類帶來災禍,甚至毀滅。止觀坐禪法能保持人性,啟發人心的光明面,使人有虛無的心,挖倍的心,顯發出本具的良知良能。物質科學再進步,總用死物, 運用物質科學的還是人,人的行為是以心為主。所以明心見性的止拽坐祐法文為時代所需要。止親坐神法不僅是佛家明心見性的一種方法,而其附常作用可以使人心神寧靜,促進身位的健康,在這動亂的時代,誰又不願意有一個健全的身心呢?所以地不分東西,人不論老幼,只要作習止觀坐禪法,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均可雄苦得樂,怯病延年。筆者自幼飧弱多病,於中學時代即係照因是子靜坐法修習,其後復依照靜坐法縝編︵止槻坐神法︶用功,雖時常間晰,然已受益良多。止親的意羲止觀是我國的計音*梵語名:奢辟他譯云:止;梵語名:昆x舍那,諍云:硯。止就是止於諦理不功的意思*也就是止息妄念的意思。親是觀照,硯智通達,能夠契會貫如。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止」,戾於空門和真如門*緣無為之賀如而遠雕詁相?@「觀」n屆於有門和生滅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若就所位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拙在後,後所煩惱*正證真如。止伏煩惱*像唐擦鏡子一樣w鏡子厝光的時侯,一切塵垢都沒有了,︵就比如已經所惑︶再能夠顯現一切萬象,︵比如證理︶這就是觀。 .然而止觀是二而不二的,以法性寂然就是止*.法性常照就是親。觀必寂然,槻就是止N止必明靜,止就是觀。總之:止時決不能離開了觀,觀時也決不能離開了止。止觀二者都是一心的運用。止觀的種類止觀法門是依扶龍樹菩薩的中論︵具名:中觀論︶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一偈,立空、假、中三觀。空觀順真諦,假觀順俗諦,中觀順第一義諦。空觀即體真止,假觀即方便隨緣止,中觀即息二迸分別止。但扭真止或空硯的境界談何容易,所以在修扭真止之前多侈祟緣守境止和制心止。侈現則先修對治觀,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睬恚,界分別說對治若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然後再惟正視。為篇幅所恨,不能將三止三硯侈持方法詳為說明,只能就初學入手方法略為介招,俟入門後再惟按研究。即知即行,行中求知。為什麼稱為:止觀坐席法?止觀在行住坐臥中都可修習,都應修習。為什麼稱為止親坐禪法呢?因為坐,普通稱為打坐或靜坐,是修習止觀的一種身拉上的特別姿勢,端正的坐,再加調息,調心,容易收效。神是思准偶或靜風的意思,普通稍為商定。有人口試將冉定下一定義:神定是一個特殊的心理生理狀態。在這個狀想下,心理方面的碩著現象是心注一境或無波動式妄念起伏的現象;生理方面的碩著現象是呼吸作用,血液循琺和心用銚功的緩慢,傚細,以至於絕對的停止。止冉坐冉法是以靜坐為入手方法,修習祖定,定能生慧。本來「止是神定之勝因,硯是智慧之由藉」,止親是因,定煞是果。二者不可偏作,若偏作祖定福德,不學智恚,名之日愚。偏學智慧,不修祖定福德名之日狂。二者如車之隻后,烏之雙翼。現在我們首先說明惟止觀靜坐的方法。

靜坐的環境要安靜,在床上,蒲匣上,榻榻米上均可,空氣要清新,坐處狺ㄔi當風。單盤或隻盤均可,右掌背正在左掌上面,貼近小腹,輕放在腿上。脊葫骨勿曲,勿挺,自然正直。正頭頸,平肩,令兔與宿如在一條垂直線上相對。輕閉隻目。口宜閉,舌抵上顎。然後調整呼吸,務要自然,使之緩;細、勻、長。心中掃除妄想雜念,務使空空洞洞,光明清淨。怎樣修止觀?止觀不僅坐神而已,也是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智者大師於修習止觀坐神法要中最初四句即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最後五句則日:「誓願所行者,須除三障五蓋。如或不除,雖勤用功,終無所益。」是知修習止觀,除了坐神之外,還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並且要除煩惱障、業障、報障,棄貪欲蓋、胰恚叢/睡眠蓋、掉悔蓋、疑蓋亦BP日用尋常中,必須有合理的生活。住止觀忘具備的二十五個條件修習止觀,根扶經論嚴格的來說、必須具備二十五個先決條件:一、具緣五;二、訶欲五w三、菜蓋五;四、調和五m五、方便五。所謂具緣者,第一持戒清淨;第二衣食具足;第三得閒居靜處;第四息諸緣務;第五近善知識。所謂訶欲者,第一訶色欲w第二訶肆欲;第三訶香欲w第四訶味欲;第五訶觸欲。所謂栗蓋者。第一粟貪欲蓋;第二棄旗恚蓋;第三菜睡眠蓋;第四菜掉侮蓋m第五粟疑蓋。所謂調和者,第一.調飲食m第二調睡眠M第三調身m第四調息;第五調心。所謂方便者,第一欲:欲碓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神智慧法門,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第二精進:堅持禁戒,栗於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懈,譬如鑽火未熱,接不休息M第三念;第四巧慧@第五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一心決定修習上觀,心如金剛,天虎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曾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云:非智不神,非神不智,就是這個意思。現在一般人講止觀坐神法,只講調和五事:飲食、睡眠、身、心、息M而忽略了其他的二十個條件。至於有關止觀的經論浩繁,令人不易卒讀,更不容易得到要領,無法依教奉行。所以修習者如林,而得益者甚渺,止觀名存而實亡。嫘稼守境止.數息觀槃緣守境止和數息觀二者可隨擇一法修習,也可以配合看作。自己感蛇那一種修法合適,就照看那一種方法繼續去作。作時,照前述盤腿坐最好,否則,在椅子上端坐亦可。回.繫緣守境止:這是修止的第一步工夫。我們妄心的活動,必定有個對象,不是想一件事,就是想一樣物,這依附的事物,稱為緣。把這個心念繫在一處,令心不散亂。經云:「槃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以妄心比做猿猴,不停的跳動,只有將其擊縛在木樁上,鎖起來,自然就不能亂跑亂跳了。這種止法約有五種,如繫心頂上、髮際、鼻端、臍間/地輪等,根據經驗和生理學的原理,繫心臍下小腹處,最為穩妥。若心停住,未入定前,復有一止,名凝心止。若得入定,身心泯然,任運自寂,即是入定止。回.數息觀:我們日夜都在不停的呼吸,但是很少有人以分秒的時間,將心神貫注在呼吸上。所謂數息法,就是將心神集中於這呼出吸入上。一呼一吸謂之一息。凝神內視這吸進呼出的動作,保持對這呼吸的皆莞,時時刻刻了了分明於此一動態。數時,或數出息上@呼,或數入 息|+吸,數呼不歡吸,數吸不數呼,從一數到十。忘掉周圍環境以及其他一切事物,不轉 不看,這樣試練五至十分鐘。開始,我們發免全神貫注於呼吸,頗不容易,心中想東想西* 耳中只聽到外面的忸音。頭腦昏亂,思緒紛飛。不應為此沮喪失望。只要緯位不斯的練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鐘,慢慢的我們的心神就自集中在呼吸上。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經驗到一剎那的定境。心神全部頁注在呼吸上,連近身的堅音也都充耳不聞,一時外境俱泯。這一剎那的定境,充滿了喜悅與寧靜。經常不停的練習,每次定的時間也會逐漸加長。這就是我們由數息至於忘我之境的時侯了。數息法的修習有立竿見影的效驗。對於我們的健康大有裨益m坩進安眠,鬆弛緊張的身心,加強日常工作的效率。使我們寧靜安詳。即令在精神緊張或與奮的時侯,如果綵習幾分鐘的數息,立刻免得安靜平定下來,如在一段睡眠之後剛剛醒免一般。如果一方面數息,一方面注意力集中在臍下小腹處,想到氣像一條垂直的根,從菲孔喉管逼直通到小腹處。心息相依,久後妄心暫停。這就是二者配合羞作。不過這都是入門的方法,偏於事相,仍礁椎佰研究與寅踐.,修習祖真止、空親;方便隨錄止,假用;息二迸分別止,中視。以期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條音止觀坐席法的例證民國以來諦閑大師在浙江觀宗寺宏揚天台教觀,應為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祖。因為近年甫在香港圓寂之倓虛大師曾說:「我接觀宗寺諦閑老法師嫡傳天台教觀第四十四代法卷,承銨老人德蔭,苗揚智祖教法。」今舉倓虛大師在觀宗寺坐禪時與諦閑大師一段對話,以為修習止觀坐禪法的例證。倓老說:有一次,我到諦老那堨h請教,頂完禮之後,他老先問:「你用的功夫怎麼樣?」「沒別的!」我說:F初坐的時候,妄想直起,像海堛漯i浪一樣,前浪逐後浪,後浪逐前浪的不晰,抑制也抑制不住,心堳頇搦獢C後來我不抑制它,反而用觀照力來觀它,觀看妄想究竟從何處起。這樣一觀,妄想就沒了。沒了又起,起來再觀。時間長久,慢慢的妄想就不起了,心堣]很恬靜很自然了。「嗯!J諦老說:「你算會用功呵!就這樣回去修吧!以後可以不用再來。本來止觀法門是觀第六意識現前一念心。最初是一念妄心,觀來觀去,就成一念真心。所謂不用求真,但須息妄,妄息而員自現。這確是一個容易入手的明心見性法門,有志者曷不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