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易筋內功

吐濁納新功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站立,即平肩步,腳掌盡量保持平行。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兩手自然下垂。

調勻氣息,呼吸平和自然。

先用口儘量地氣,呵盡為止;再用鼻吸氣,吸滿為止。一呵一吸總共做三次。

恢復自然呼吸。

功效:吐污,滌除體內的濁氣。納新,接納新鮮空氣。吐污納新能清除體內淤積凝滯的廢氣,將其排出體外,才能接受新的清新空氣,使血液清潔,循環流暢旺盛,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對身體有良好的功效。

吐濁納新時,將心思全神貫注於一呵一吸的動作上,不要去意想身體任何部位,免得將氣分散,收不到吐濁納新的功效。

胸腹呼吸功

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站立,腳掌盡量保持平行。全身放鬆,兩眼平視。

自然呼吸,調勻氣息後,慢慢吸氣至胸腹之間。

同時右手掌貼住左手背,雙掌交貼,略微用力地壓在肚腹(臍)上,感覺有氣流動的部位即可。將胸鼓漲挺起。

氣吸滿後,不閉氣,隨即要徐徐的將氣吐出。一吸一吐總共做十餘次,意想有氣流在胸、腹之間流動循環即可。

吸氣、吐氣皆由鼻。

吸、吐氣完畢,鬆手回原:自然垂於體側。

功效:擴張胸腔,增加肺活量,更可收氣貫丹田之效,使氣能很容易聚集在丹田。而且由於採用先天呼吸法和後天呼吸法,易使氣機充沛於胸腹,便呼吸能深能長,減輕心臟、肺臟的負荷量,對於高血壓,和其他的胃腸病有不可思議的療效。

先天呼吸法:亦稱下層呼吸法、丹田呼吸法,是氣學中的專有名詞,指無論吸氣呼氣,皆以下達丹田為主,盡量使氣能貫注於丹田,在丹田內流行運轉。

後天呼吸法:亦稱上層呼吸法,或胸呼吸法,也是氣學的專有名詞,指吸氣呼氣皆以上達胸肺為主,盡量使氣匯集於胸腔,在胸腔內循環,開擴胸腔。

四面腰功

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站立,腳掌盡量採平行的姿勢,全身放鬆,兩眼平視,雙手自然下垂,採自然呼吸。

收腹,膝蓋挺直,彎腰,頭部隨著上身朝向地面,兩手自然伸直,指尖朝地,盡量以能接觸地面為佳。

指尖觸地後,隨即起身,雙手徐徐收回,恢復原來的姿勢。

從彎腰指尖觸地,到起身回原,速度可慢可快,唯以自然適意為主,大約是四秒鐘左右做一次。

是連貫動作,共作二十次。

仍是站立的姿勢,右足保持足尖向前不動,左足足尖向左和右足形成直角,上身也隨著左足而向左轉,形成上半身面向左的姿勢。

手要貼著大腿,不要隨便晃動。

轉身時,只要腰部轉向左,則上半身也會跟著左轉,所以,只要注意腰部的扭轉就可以了。

收腹、膝蓋挺直、上半身朝左正面彎曲,使指尖觸地,指尖觸地後,隨即起身,雙手徐徐收回,恢復原來的姿勢。

也是作二十次。

左側彎做完後,上半身和左足右轉,回復原來姿勢。

再將右足和上半身往右轉,左足維持不動,使左、右足成一直角,上半身面向右方。

收腹、直膝、上身朝右正面弩曲,使指尖觸地,再徐徐收回,恢復站立姿勢。

共作二十次。

右側彎後,右足再徐徐轉正,上半身也轉成朝向正面。

立定腳跟,兩手自然下垂。收腹,頭部隨著上身徐徐往後仰,至感覺有一點點勉強時,再慢慢直起上半身,鬆腹,恢復原來的姿勢。注意手不必也跟著身體向後垂,約在體側的位置即可。

一仰一起為一次,共作二十次。

要點:在彎腰的時候,注意一定要收腹,直起的時候則放鬆自然。膝蓋要隨時保持伸直的姿勢,彎腰時不能隨著屈曲。腳跟不可移動,腳尖也不可隨便翹起。

若指尖起先不能接觸到地面時:不勉強一定要接觸到地面,時日一久,腰部棘柔軟了,自然能很輕鬆地碰到地面。由指尖踫地,慢慢要進步到以掌心觸地,才算是全功。

做後仰動作時,不可突然後仰,要徐緩進行,久久功純,自然能如意後仰,有如「鐵板橋之穩定。

上述四面彎腰,每面各作二十次,勿任意加減次故,太多了,體力運動易過度,有傷身體,次數太少,又不能達到功效,所以每面二十次為最理想,剛好到達了活動筋骨的熱能。

功效:四面彎腰能使腰似軸、手似輪,使腰、腳部轉動靈活。直膝彎曲時,有拉筋的功效,使雙腳的活動範圍增大,腳不易受傷。而收腹彎腰,著重在訓揀腹肌,使腹肌結實、有彈性,佛家易筋內功首重即在此腰部的鍛鍊。腰部靈活,身體自然柔軟了彈性度大。

對於消除腹部腿部的贅肉,手、膝關節的伸展,有著莫大的功效,希望學者能好好鍛鍊自己的身體。

正身甩手功

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站立,腳掌盡量平行,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兩手自然下垂。

自然呼吸,腳趾略微用力抓住地面。兩手興肩同寬,掌心向下,往上順勢甩出自然的高度,或在頭頂上,或與頭頂齊皆可。

兩手上甩後馬上又放鬆垂下,向身後順勢甩出。甩出時兩手要稍微用力,將胸部往前挺起。雙手甩向身後的高度不拘,以自然鬆手下垂時,順勢甩出的高度為宜。

雙手甩向身後時,掌心是向後的。如此一前一後為一次,總共要甩手五十次以上,才能使身體發熱,達到功效。

要點:預備時,腳趾則要略為用力,增加平衡力量。不用時則放鬆腳趾,自然站立。

往上甩手時,要有一點甩脫雙手的感覺,往下甩時也是一樣,但是在往身後甩的同時要稍微用點力氣,使胸部自然挺起,這是和上甩手不同的地方。

是連續動作,來回大約為二秒鐘一次。,

功效:正身甩手因雙掌前後擺動,而使腳趾抓地站穩,有如頂天立地一般,可使全身血液循環暢通,對於神經衰弱、四十腕、五十肩、胸部鬱悶、腿膝無力等症狀,特別有效。但是如果不明白正確的甩手方法,只是隨意摔甩,則功效就要大打折扣了。

佛家中心功

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站立,腳掌平行,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兩手自然下垂,自然呼吸。

兩手自然叉腰,拇指在後,其餘四指在前。

叉腰後,腰臀由右向後、左、前方作平面的畫圓運動。注意腳部不要移動。

轉完一圈後,腰臀再由左向後、右、前方作平面的畫圓運動。

右轉、左轉皆做完後,放下雙手,恢復原站立姿勢。

要點:轉圓的時候,是腰臀在畫一平面的圓,高度都一樣,所以腳不能移動或屈伸,上半身和腳隨著腰臀的運動而自然搖動,但永遠是面向正前 方的。

右轉與左轉做完為一次,總共要做五十次以上,轉動時不疾不徐,大約是三秒鐘一。

功效:轉圓是在鍛鍊腰部和臀部,也刺激了左右兩腎的新陳代謝,和增加胃腸的蠕動,增加腰部的柔軟度和彈性,而兩腎命門也隨著得到了運動。對於便祕、胃腸淤滯,腰酸背痛、閃岔腰(腰部不自然地扭動後發生的疼痛)有效。

蝴蠂雙飛功

雙腳張開約為肩寬的兩倍站立(大八字馬),下頷略收,兩眼平視,全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兩腳掌也是要保持平行的狀態。自然呼吸 。

腳步站穩,雙手由身體左右兩側平舉,掌心向下,與肩齊。

然後雙腳站穩不動,整個上半身往左轉,變成朝左側方。右手順著上身的轉勢自然向上提起,使掌心向左而後轉為向上,在身體的前方滑過, 上舉至眼睛視線的前方,此時上半身和右手都是同樣在左側。

隨著右手的動作,同時左手也是順著上半身轉向左側的轉,自然地出身後滑過變成指尖有一點斜指著右側的地面,而右腳也隨著左右手的 動作同時下蹲,但是左腳仍是保持伸直的狀態。

左右手向身前、身後滑過的動作和右腳半蹲的動作是同時的,注意腳仍是在原來的位置,沒有移動。右手上升、左手下垂的動作快結束時要微 微地用力一收。做此動作大約費時三秒鐘左右。

動作完成後,隨即身體轉向正前方,兩手也順轉勢回到原掌心向下的姿勢。

動作方向相反。上半身往右側轉,左手順勢從身前滑過,上舉到眼睛視線的前方,掌心向上。右手也順勢從身後滑過,指尖斜指左側的地面,左腳隨轉勢而下蹲。二手在快要停止時略微用力一收。

接著收掌起身,上半身轉向前,左右手和左腳都順勢恢復原來站立姿勢,再成平肩步站立,雙掌自然下垂。

要點:轉身時動作要靈活,左右手的動作和半蹲的動作要一致。

向左轉、向右轉共為一次,總共要做五十次以上。

由於轉身而帶動左、右手的擺動,就如同一隻蝴蝶忽左忽右輕靈地穿梭於其中,所以才叫做:蝴蝶雙飛。

功效:由於腰部轉動靈活,能增加腰部的柔軟度,而手關節、膝關節的曲伸,更能增加其靭性,轉動時已差不多活動了全身的肌肉,對於 身體健康有莫大效果。

練功時,腳要開大,在轉身下蹲時才能順暢,不致有範圍太小而伸展不開的顧慮。

開天闢地功

兩腳張開約為兩倍肩寬站立,眼睛平視,開合隨意,兩手自然下垂,形成大八字馬姿勢。

吸氣到丹田,吸滿後閉氣,提氣上胸腹部。

以意將氣逼人雙掌,同時將雙掌自然提起,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內,右手在外,以腕部為交叉點,掌心朝向胸部。

將交掌往上舉到頭部上方,同時兩手心由朝後轉為朝左右兩側(腕側交叉),掌背相對不相貼,再將兩手指掌轉為水平,變成右手背貼左掌心,掌心向上 (天),注意視線要往上。

隨即兩手分掌往左右兩側開展。掌心由向上至完全開展時變成向下約與肩齊,而上身在雙手開展的同時也要盡量挺胸往前,雙手是在身體稍後方,從側面看,全身形成一個弧度。這時肩骨是繃緊的。

以上是開天的動作。按著是闢地的動作。

再翻掌掌心向上,然後慢慢上舉,到頭頂上方,兩掌腕側交叉,左手在後,右手在前,掌背相對不相貼,再下運至顏面部。

然後,交叉著的雙手,隨著上半身慢慢俯身前彎的動作,也向下伸直推出。

彎至離地約一呎(三十公分)時,雙掌水平相疊,掌心向下,右手背貼左掌心,大致是與地面平行,隨即進行分掌動作。

將兩手往外分撥,掌心自然地分向左右。

雙手繼續往左右上方展開,形成掌心向上的姿勢。

此時已是兩手開展的極限,兩肩骨呈繃緊狀態。

接著再將雙手放下,放下的同時,原前俯的上半身也慢慢抬起。

慢慢回身到原來站立的姿勢,總共要做三次連續動作,收掌的同時,緩緩吐氣,再回到平肩步站立姿勢。

要點:從開天到闢地是一連貫的動作,大約二十秒左右完成。總共要做三次,都是閉氣做的。

初學者呼吸不能控制深長時,可採自然呼吸,或閉氣做完一段後,吐氣,再吸氣,閉氣,提氣。等慢慢動作純熟後,才一口氣做完三次的 連續動作。

開天到雙手完全展開時,注意身體要前挺,腳步不可移動,兩肩骨是靠近、繃緊的,是以手的自然重量使其靠緊,而非用人力逼近的。

闢地到雙手完全展開時,是用人力使肩骨繃緊的,但是一繃緊就馬上收回放下,回復原來輕鬆的站立姿勢。

功效:前彎、後挺都著重在腰部和手臂的開展,所以對於彎腰駝背等不良姿勢,有矯正的效果,對於腰酸背痛、肩膀酸痛等也有療效,在消除腹部脂肪、減少贅肉,使腰部柔軟靈活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撥雲見日功

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站立,眼睛平視,開合隨志,兩手自然下垂。

吸氣到丹田,吸滿為止。閉氣,提氣上胸腹。

右腳不動,左腳向前方踏出一大步,半屈。身體順勢向前,形成弓箭步,左腳屈曲如弓,右腳伸直如箭,腳跟仍是著地。此時身體的重 量全在左腳上。

以意逼氣入雙掌,將雙掌自然提起,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內,右手在外,以腕部為交叉點,掌心朝向胸部。

雙掌上提到顏面前時,掌心要由向身體轉為向身體左右二側。掌背相對。即以手腕交叉,掌背與掌背之間仍有一點距離。

雙手指掌轉為水平,變為右手背貼左掌心,掌心轉為朝向正前,上身仍然直立。

身體再向前傾約十五度,帶動雙掌順勢往前撥開,雙掌如同撥開雲霧般向左右分掌。

分掌分至約與肩齊時,掌心是分別朝向左、右兩方,而指尖依然朝向前方。

分掌升至終點時(即兩手的左右開展已到極限),稍微用力將兩手往前收,同時掌心反掌成掌心向上的姿勢。

掌心向上,雙手移至身前。交掌(腕部交叉),然後拉回至胸前。在收回雙掌的同時,身體也稍微向後收,不再傾斜十五度。

慢慢將雙掌放下,同時弓箭步也慢慢收回,恢復原來立姿。

本功是一連續動作,左、右腳交換做,共三次,三次做完後,吐氣,恢復原來立姿。初學的人,或氣不能深長時,可以先做一次,吐氣,再吸氣、閉氣,繼續做第二次,第三次。等氣能勻長,便可一口氣連貫下來做三次。

由於撥雲見日是注重在上半身能開胸利膈,對腳的訓練只是間接的,所以是只做三次,左腳伸出二次,右腳一次就可以了。

功效:開胸利膈,是指使橫膈膜下壓,增加胸腔的容量,使氣能在胸腔中活動較廣,對於胸部抑鬱,肺活量小的人有良好效果,能使人心胸開擴。

本功對於兩手筋骨的運用能增加其靈敏度,對腰力、腿力的增強也有效果,另外對腰酸背痛、肩脾酸痛等,亦有不可思議的療效。

掘地補天功

大八字馬站立,眼睛平視,開合隨意,輕鬆站立。

深吸氣到丹田,吸滿為止,隨即閉氣,提氣到胸腹部。

以意通氣入於雙手,同時雙手掌心向上,由身體兩側向頭上舉高手腕交叉,左掌在後,右掌在前,雙掌自然反掌為掌心向前。

交掌的同時,上半身慢慢前彎。彎至離地約十五公分時,指掌水平相疊,左上右下再出掌變成,掌心朝地,指尖也朝地而不朝向掌心,如同扒土的工具,此時兩仍是水平相疊的。

接著兩掌(爪)向左右分開,也就是扒土的動作,亦即將土扒開。此時意想有氣從指尖透出,分開了泥土。

扒得愈開愈好,表示土扒得更多,至雙不能再分為止 。

扒到盡頭(雙手分到極限)時,翻掌,兩手由變為,即掌心微凹,如盛土的用具 。

再將雙掌(筐)由左右兩側慢慢往(地面)下移,指尖朝下,如同準備要盛土的姿勢。

兩掌(筐)下移至地面上約十五公分時,即將指尖相對,掌心向上,表示已盛好泥土。

同樣將雙掌(筐)腕部交叉,左上右下,掌心保持向上的姿勢,預備往上運。

交叉著的雙手慢慢往上運,上身也跟著立起,掌心由向上轉為掌背相對,不相貼(腕側交叉),掌心各向左右兩側。

交掌運至頭頂上時是掌心(筐口)向上。

接著兩掌指掌成水平相疊,左下右上,再慢慢分開雙掌,好像是將泥土補填在天空上一樣,此即補天的動作。

分掌升至身體兩側時,掌心是向左右兩側的。

然後繼續將兩手慢慢放下,掌心由向外左右兩側,轉為掌心向下。

繼續慢慢放下,恢復原來站立姿勢。

共要做三次,三次做完,收掌時,慢慢吐氣,再回到平肩步站立。

一口氣不能做完時,可先做一次,吐氣,吸氣再做。氣勻長時,再一口氣連貫做三次。

要點:扒開泥土的分掌和補天的分掌要分至不能再分為止,表示將泥土扒開得更廣,和補天的範圍更廣,扒土時和補天時,指尖都要微微用力,意想有氣從指尖透出,象徵將土扒深,使補天補得更密、更結實。又,兩腳站穩,不能隨便移功。雙腳張兩倍肩寬,也就是使重心下移,在彎腰時能使平 衡姿勢更穩固。

本功對全身筋骨的舒張有不可思議的功效。人體之所以老化,是由於筋骨鈣質沈澱太多而形成鈣化,使血行不順,正氣阻滯,新陳代謝功能不順暢所引起的。佛家內功的運動,即是對人體全身骨節作疏導、開拔的作用,使血氣暢通,新陳代謝流利迅速。學者只要勤加練習,即使是年登百歳,筋骨柔 軟不輪少年。

左壓右捺功

兩腳張開大八字馬站立,眼睛平視,開合隨意。

吸氣到丹田,吸滿後閉氣,再提氣上胸腹。

以意逼氣入雙掌,同時左掌掌心向下,抬至左腰際,右手伸直,掌心向上,從體側舉至平肩,而右膝往前彎,曲度不拘,左腳伸直不動 。

左右掌和曲膝的動作是同時作的。

右掌由平肩向上舉起(同時左手翻掌成掌心向上),和上半身一同轉向左前方成掌心向下壓的姿勢,下壓的高度以齊肩為準。轉身的同時,左手的掌心向上,也往左推出下托約與腰齊,肘部略彎,兩掌之間直線距離不要太寬,眼睛朝前(即左方)。

最後的姿勢是:整個上半身朝向左方,雙掌掌心相對。

雙手在左方停留約一、兩秒後,以保持掌心相對的姿勢,由左方移到頭部上方,注意同時兩腳要伸直。

再由上方往右移,右移的同時,上半身也要跟著轉向右方,同時左腳也要彎曲。

到整個上身向右方時,兩掌心仍是相對,左掌向下平肩,右掌向上約與腰齊。

移動時,兩掌的距離不要拉太寬,最好是保持等距離。

雙手在右方停留約一、兩秒鐘後,保持掌心相對姿勢,再出右方移向左方。

總共是三次。

兩掌收回,吐氣,同時掌心向下,收置於腰際,兩腳伸直。雙手向下推,最後恢復原站立姿勢,回到平肩步站立。

要點:練習本功時,動作要徐緩輕柔,尤其在做上半身向左、向右的動作時,更是要輕敏流利,不可時快時慢。雙手和轉身、曲膝的動作要配合得很好,要同時到達目的地,才不會顯得粗沉魯鈍。

曲膝時,最好能下壓一點,使身體重心再向下降。而伸直的腳若覺得有肌肉拉緊的感覺,可將外側腳掌緣離地,用曲膝的腿支撐身體的重量,而伸直的腳則只用內側腳掌緣觸地。

本功能使腰、腳轉動靈活,而且上下兩掌下壓上托,易使氣貫注入指尖,對於氣的流動,有莫大功效。

如果一口氣不能做完三次時,可以分次進行,即做一次完後,吐氣,再深吸一口氣入丹田,閉氣,提氣,要領完全一樣,做第二次,結束後,吐氣,再吸氣,做第三次。能一口氣做完最好,但是注意動作不要太急促,慢慢練習,以自然徐緩為原則,練久動作純熟,氣也勻長了,自然能一氣呵成。

前推後撥功

雙腳張開平肩步站立,眼睛平視前方。

吸氣入肚腹丹田,吸滿後閉氣,隨即以意提氣達於胸腹,肚子凹下。

以意逼氣入兩掌指尖,同時兩掌掌心朝前指尖向下,沿體側上提使腕部達於腰際的位置,此時手肘彎曲,位於身體兩側稍後方。

手腕提至腰際時,保持掌心朝前的姿勢繼續往前推出,推到肘部靠緊體側為止,意想此時是氣最旺盛、最滙集於指尖時。

兩掌不停留,隨即覆掌掌心向下,準備往後撥。

覆掌後,指尖朝下,徐徐向身後撥出,注意保持腕部齊腰的姿勢,手肘不伸直。

撥到身後兩拳約離臀部一拳頭寬的位置,胸部微張,保持這個姿勢。到閉氣不能忍時,再徐徐吐氣,收回雙掌,恢復原來平肩步站立姿勢。總共要做三次。

若覺得胸口氣悶,以鼻呼氣太慢,可改用口氣,呵完儘量調勻呼吸,成自然呼吸。

本功須配合吸氣、閉氣、吐氣,所以學者平日應多練習深呼吸法,使呼吸能深、細、勻、長,自然沒有胸口氣悶、氣窒之弊,也不會有做一次就要停一次再重新吸氣的毛病。

本功因配合氣行功,能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中充滿真氣運行,等於全身內外都在運動。如果能將氣配合得很好,不僅能改善體質,健壯身體,更能增強體力,使面色紅潤,身心健康 。

左右推山功

大八字馬站立,眼睛平視,開合隨意。兩手自然下垂。

吸氣入丹田,吸滿後閉氣,提氣上胸腹。

提氣後隨即逼氣開關,由肩膀貫入兩手直入掌心,同時兩手掌心向上,指尖向前,沿著體側上舉至兩乳側前,隨即翻掌掌心朝前往頭部上方推出伸直 。

不停留,將兩掌掌心向下沿左右兩側放下。

放下至與腰齊時,兩手掌心慢慢轉為向上,左手往腰側收,靠緊,右手則由腰際繼續上提,同時掌心翻掌轉為向前,指尖朝上,至腕部約與肩齊的位置。

右手由腰際提上眉時,身體要同時慢慢轉向左方,左膝彎曲,身體重心向左移,將右掌朝前(也就是朝左)伸直推出,注意保持掌心向前、指尖朝上的姿勢 。

推出後不停留,隨即收回,身體跟著右掌收回的動作也轉為向前方。

右掌收到肩前時,慢慢將掌心由向前轉為向上,慢慢放下到腰間靠緊。而同時,左手也慢慢由腰間提起,翻掌為指尖向上、掌心朝前的姿勢,隨著身體轉向右方同時曲右膝的動作,而向前(右方)伸直推出,注意指尖仍是朝上,掌心向前。

左掌推出後,收回,再換右掌,如此左右各作三次。

做完後,伸出的掌隨同上半身轉向前方收回,這時兩手均在腰間,掌心向上,再慢慢覆掌成掌心向下,徐徐放下,成原來站立姿勢,同時口中氣、腳收回平肩步。調勻呼吸,使成自然呼吸。

本功乃連續動作,左右各作三次,氣不能長的人,不要勉強閉氣,可分次慢慢作,作完為止,以一口氣能作完為功。

左右推掌時,要意想氣正是最旺盛,最滙聚(於指尖)的時候。功練成時,不必意想,自有氣會流到指尖,但是還是以緩緩進展為佳。

本功因閉氣推掌,氣貫於雙掌,除增加兩手的力氣以外,又因為同時有左右轉換方向,扭動腰、腳,增力了腰腳的靈活。最大的作用是使氣充體內的時間能更為長久,增強身體、四肢氣血的運行暢旺,而達至身強體健的效果。

指定中原功

平肩步站立,眼睛平視,開合隨意,兩手自然下垂。

深吸一口氣到肚腹丹田,吸滿後閉氣,隨即提氣上胸腹。

以意逼氣,將氣貫入雙手指掌,同時兩手掌心向下,指尖朝前,雙掌往上提。

將雙掌提到肩側,腕部約與肩齊,同時雙手食指豎立,餘四指曲,作金剛指,即雙掌提到肩部時,已經是金剛指了。此時將胸部微微挺起,準備推手而出。

將金剛指豎立朝上,雙手伸直往前推出。這時,氣完全貫注於金剛指尖。

略停一、兩秒,將金剛指收回,同時要以口呵氣。吸氣,再推出,收回,呵氣,總共做五次。

五次做完後,金剛指收回到肩側前時,同樣以口緩緩呵氣,同時收金剛指,即其餘四指張開成掌,掌心向下。

將雙掌緩緩放下,恢復原來站立姿勢,調勻呼吸。

練此功能使胸肺張開,使肺葉擴張,增加肺活量,對於肺有毛病的人,能抑制細菌的擴展,促進肺部發炎癒合的速度,對傷風的咳嗽、輕微肺炎有特效。

振翅翻飛功

兩腳張開比平肩步略開,約為四十公分左右站立,眼睛開合隨意,兩手自然下垂。

自然呼吸,把呼吸調勻。

以意逼氣入兩掌,隨即將雙掌提起,指尖朝下,掌心朝後(身體),同時慢慢吸氣,兩腳曲膝靠攏,兩膝間隔約一個拳頭寬。

兩掌保持指尖向下的姿勢往上提,提到約高於頭部時(手不必伸直),雙掌用力一握,身體也略向上提,力氣貫注於兩掌,注意指尖仍是向下,兩膝仍是曲著。

雙掌用力一振後,將兩手自然放下,同時呼氣,身體略微下蹲,將雙手再往上提,再放下,總共做五次。在第五次的手放下時,便自然地放下,直膝恢復原站立姿勢,收成平肩步 。

要點:雙手上提時的一振,是順著提勢往上一振,身體自然會向上自然地略微升高,放下時,由於同時呼氣,身形自然會微微下蹲,所以上升,蹲下的距離都是輕微的。

練熱的時候,上提時的吸氣是細微的,可是手放下時,由於是自然放下,速度很快,用鼻呼氣若稍嫌氣窒,則可以改用口氣。五吸五呵。

練平穩了,可改用腳尖站立練功,但是不可勉強。

練本功時,由於是曲膝,由雙腳支撐全身重量,做上肢的運動,鍛鍊了膝關節、肩胛骨,對於手腳的陳年風濕痛,或是痛風,極具療效。

挺腰抖膝功

雙腳自然站立,眼睛平視,開合隨意,兩手自然下垂。

自然呼吸。

呼吸調勻後,上半身挺起,也就是挺腰,兩膝稍微地曲、伸,作快速而又有規律地上下抖功。手還是自然下垂不去管它,全身只要保持挺腰的姿勢,一直抖動便是,抖得較快時,腳步移動也沒有關係。

雖然是曲、伸膝的動作,但也帶動了全身跟著動,動多久隨意,但是動久一點,效果更好。曲伸抖動做完後,可以換作曲膝左右抖動 ,即以膝蓋的開合帶動全身作運動。

本功是有意的全身上下快速、規律的抖動,促進新陳代謝,增進血行暢旺,極為有效。動完後,五臟六腑血脈調合,陰陽並濟,感 覺全身無比舒暢、鬆弛。不佔時間和空間。是值得推行的運動。

弓步甩手功

平肩步站立,自然呼吸,眼睛平視,開合隨意。

吸氣入丹田,氣滿後閉氣,提氣上胸肺。

以意逼氣入雙掌,右腳向右前跨出一步,曲膝,成右弓左箭的弓箭步,左腳仍是伸直。同時雙手掌心向前,指尖向下,往前方緩緩伸直上抬,到頭頂上方時,雙掌也已自然覆掌成掌心向下,指尖朝前。

接著雙手翻掌成掌心向後,緩緩放下,到胸前時,指尖用力,雙手往下迅速甩出。甩出後是在身後的位置。

雙手再往上抬,同時要直右膝,左腳向前跨出,曲左膝。注意手抬到頭上方時是雙掌掌心向下,指尖朝前。將雙手反掌成掌心向後,隨即緩緩放下,放下的同時要呼氣,到胸前時,指尖用力,雙手往下迅速甩出。然後伸直左膝,吸氣。

再將右腳伸出做一遍,再伸出左腳再做一遍。如此左右交換連環換步甩手共作廿四次,動作純熟了則以四八次為標準。甩完回身成平肩步。調勻呼吸。

動作純熟,氣能控制深長後,在做甩下的動作時,雙手約到胸前時,指尖聚氣,往下用力迅速一甩的同時,不能吐氣,並且要將上半身下壓成坐式,即弓步更曲,箭步也要變成曲膝,以腳趾撐地。起身,換腳做,總共一口氣要做四八次,即左弓廿四次,右弓廿四次。

不能閉氣如此久者,則做廿四次,即左右各作十二次。

本功甩手時,由於雙腳是跨往左前、右前的,所以前進時可往前行,或轉圈甩手,視學者調適。

本功動作時,是全身的運動,而且曲膝、手上抬甩下,可增加肌肉的彈性張力,促進四肢的血液循環,對四肢酸痛很有效。

蜻蜓點水功

平肩步站立,眼睛平視,開台隨意,兩手自然下垂。

自然呼吸,將呼吸調勻。

雙掌自然高舉於頭上,掌心朝前。按著做左右翻掌的連續動作,即兩掌心忽左忽右地閃動。一直閃動緩緩(也不要太慢)放下到身後 臀側,掌心也向後。

此動作連續作數次,收掌時即手閃動放下後,自然回復到原體側位置。

本功可算是休息前的緩和運動,藉著手的動作來鬆弛繃緊的肌肉和閉氣、提氣等不是自然的呼吸,使心臟能夠休息,可算是收功前的一個預備操。在做此動作時,練者怎該心情放鬆,呼吸自然,等覺得全身已經鬆弛了,便可收功休息。

  佛家易筋內功共分十七段,每段皆可獨立成一個小功,也可以合起來成一個大功,因為在起式上的動作,大部分都是相承的,例如從吐濁納新一直到佛家中心,都是平肩步兩腳張開與肩同寬站立,到蝴蝶雙飛的大八字馬雙腳張開約為肩寬的兩倍,只是將左腳、或右腳再橫跨一步,到撥雲見日,再將腳收回仍成平肩步,可說是變化不大,學者可一次做完十七段,也可分數次做完,不必太心急。而且佛家易筋內功動作簡單,內容豐富,只要注意呼吸和動作能互相配合,即能收到很好的功效,不論是外在的皮膚肌肉,或內在的五臟六腑,都能得到良好的調養。對於的運轉流動,也有很好的作用。外見的是力氣增強,呼吸能輕、細、勻、長,皮膚變得結實、有彈性,出現健康的光澤,四肢有力,行動敏捷靈活。對內在的臟器則兼有治療、保護的作用,使人身心健康,只要常練,不但體質能獲得改善,一些原有的病症,如四肢酸痛,僵麻,筋骨容易扭傷骨折,氣血不佳,怕冷怕熱等症,也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可說是使人返老回春最簡便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