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氣功,由上古到炎帝時代,已有相當高的水平,已經出現了著名的氣功師赤松子。赤松子爲炎帝時的雨師。他“煉神服氣,能入水不濡,入火不焚”。

  到了黃帝時代,氣功更是廣爲流傳,氣功師已把陰陽五行和人體的五臟相聯繫。黃帝不但本人練氣功,而且主張四方之民也應進行氣功鍛煉,運用靜功內丹功的練功方法去達到長壽的目的。當時最著名的氣功師有廣成子等。  

  氣功給當時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好處,到了堯舜時期,氣功在理論和功法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發展。人們也因應當時的天氣陰雨多濕得病的原因,肯定了作舞宣導的氣功療法,是治癒這些疾病、消除人們痛苦的有效方法。當時最著名的氣功師有彭祖和他的弟子青烏公。

  三皇五帝時期,氣功得到了較大地發展,並出現了許多卓有成就的氣功師,使氣功脫離了自發的原始狀態,越過了初級時期,進入到了獨立治病健身的階段。

  夏商時期,氣功仍繼續向前發展著,并以多種形式發揮著作用。

  西周時期,氣功不但有了飛躍性的發展,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起了質的變化。氣功誕生以來,經過了漫長的初級階段,人們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豐富和提高。文王後天八卦的演成,《周易》的出現,爲氣功樹立基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文王八卦的特點之一,是以坎離定南北。後世的氣功功法中,尤其是道家的煉丹術,定向南北時,多取文王八卦中的坎離之位,稱爲坎離相交,或取坎填離,就是人體之中的心腎相交、相補,練成純陽之氣。伏羲八卦,則是以乾坤定南北之位。這在氣功中也多有應用。當時的文王、武王、太公和周公等人,據說都有登仙之壽。到了西周未年,氣功的發展,遂轉入到了民間。如蜀人李真,到周朝時已經活了八百歲。他修煉于華山石室中,周穆王時居住在蜀地的金堂山。

  春秋戰國至秦統一時期,大天下大亂,氣功在政治上分割混亂的局勢下,反而出現了大發展,在氣功理論和功法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和增多,主要體現在出現了大量的氣功著作和高層次的氣功人物。如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就記載了大量的氣功知識,在這部醫學巨著中的藏象部分,雖然是從醫學角度來論述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剖析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但這些理論同時又是氣功的基礎理論,是古氣功學賴以建立和發展的基石。其中的一些具體內容,又是氣功的許多功法的指導思想。氣功中所說的精、氣、神,都可以在中醫著作中找到理論依據及具體描述。同時,在醫學著作中,把氣功列爲藥石之外的一種療法,更有明確的記載。在其他著作中,關於氣功的記載也相當可觀。另外,在《尚書》、《道德經》、《孟子》、《荀子》、《呂氏春秋》、《公孫龍子》、《行氣玉佩銘》等著作中,都介紹了許多氣功知識;而作爲雜家的關於氣功的記載就更多。總之,春秋戰國時期的氣功,已經不是簡單的隻言片語的記載,而是上升到了理論,在氣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關於醫學界中的名氣功師,在先秦時期更是不乏其人。其中的代表者,當首推戰國時期被稱爲扁鵲的秦越人。名著《難經》書中記錄了許多氣功知識,對氣功丹田之說起了重要作用。當時享有盛名的氣功人物有老子、莊子、尹喜、孔子、孟子、荀子、扁鵲、鬼穀子、王子喬、安期生、馬成子等人,都對氣功有一定的研究及成果。

  兩漢時期,是氣功在先秦的基礎上進一步成長的時期。這個時期氣功的特點,是向深度和廣度進一步發展。在《淮南子》書中,記錄了不少氣功知識。大儒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了“治身者,務執虛靜以致精”的靜氣功理論,對後世氣功的發展影響較大。一書,我國第一部通史《史記》記錄了許多漢朝以來的氣功。司馬遷在《龜策列傳》中,記錄了許多親自訪問的氣功史料。王充在《論衡》、《養性書》介紹了一些氣功知識及煉功方法。王符在《潛夫論》中,從自然本源上講述了元精自化,道生於氣的知識。此外,醫書《金匱要略》,及稱爲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荀悅所著的《申鑒》,崔實所著的《政論》,及《後漢書.方術傳》,《太平經》等,也介紹了大量氣功知識。《周易參同契》一書,首次提出了練功的時間和方位問題,這標明我國氣功發展史在漢末有了劃時代的飛躍。《金匱要略》一書,強調了“導引、吐納”的治療方法,爲醫療氣功的重要資料。兩漢時期除了有大量氣功專著問世,爲後世氣功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資料。著名氣功人物也不乏其人,如漢初的張良、及華佗、張仲景、冷壽光、魏伯陽、王真、郝孟節、張道陵、張角等。

  在東漢明帝時期,古印度的佛教開始傳入中國,並帶進佛教氣功;東漢後期,中國的道教開始成立,在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立於四川的鶴鳴山,以《老子》爲經典,稱爲正一道,又稱天師道。張道陵著有道守二十四篇;稍後的張角創立了太平道。道教創立之後,便尊奉老子爲祖師,其修煉方法,繼承了上古以來的氣功功法,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提高,逐漸形成了氣功中的道家功法。但漢末的道教中,多以符錄爲民治病者,在民間影響較大。在兩漢時期,氣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這個時期氣功的特點,主要是活動於民間。

  魏晉時期,氣功又在兩漢的基礎上前進了一步,其表現在氣功的著作中,深度和廣度又有新的發展;氣功界的代表人物,也從原來的醫學家和學者、隱士中增加了道家和佛家人物。東漢末至曹魏時期,道教代表于吉所著的《太平經》對精氣神有精闢的論述。其中關於“守氣而合神”的理論,爲歷代養生家所重視。特別是“守一法”,更爲氣功界所推崇。魏文帝曹丕所著的《典論》中,記述了當時的氣功成就。

  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氣功養生在理論、內容和方法上又有新的發展。著名養生家葛洪所著《抱僕子》中指出:「內心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干……養生之理盡於此矣。」他還認為練功的方法不拘一格、多樣化,隨意自然,「或屈伸,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擲燭,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提出了不拘坐、臥、行、立,意氣相隨的練功原則。醫學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一書中.指出了「几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頭痛念頭,足痛念足,和氣往攻之」的氣功治病方法。

  惰唐時期,氣功已正式成為朝廷的一種醫療手段。惰朝太醫博士巢元方提出「治四肢痛悶及不隨,腹內積氣,席床必須平穩,正身仰臥,緩解衣帶,枕一 二一寸,握固。……安心定意,調和氣息,莫思餘事,專意念氣,徐徐漱體泉。」這裹講到了靜功功法中調身、調心、調息的方法。

  宋元明清時,各代名醫書中以及其他文獻中有關氣功的論述記載就更多了,不僅醫學,而且各家也有不少專著。清初汪訊淹著的《醫力集解》搜集了一些前人練功的力怯,其中有「調息之法,不拘時候,隨便而坐,平直其身,不倚不曲,解衣緩帶,務盡調適,口中舌攪數遍,微微吐出濁氣,鼻中微微納之,或二一、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之,叩齒數遍,舌抵上愕,唇齒相看,兩口垂簾,令隴隴然,漸次調息,不喘不粗,或數息出,或數息入,以一至十,以十至百,攝心在數,勿令數亂」的練功記載,其方法與隨意功法就更加相接近了。

  民國初期,由於當局對中醫采取取締的政策,使氣功處於停滯的狀態。

  到了現代,更是名家輩出,「內養功」、「鶴翔樁氣功」等都是很著名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