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坐入靜心法

  「鬆、靜、自然」是習練禪坐及氣功入門的不二法門。

  老子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個人若能常保清靜,宇宙間的萬物都會顯現在妳的心中,世間更替、宇宙變化均能了然於心。這也就是說人若輕鬆、放得開後才能入靜,進而回歸自然,方有此領悟,與天地共通聲息,對未來的事能知悉洞察,且更見詳徹。「禪坐人靜心法」由達摩祖師所傳,是一套引導人靜、反樸歸真,將人身之心、氣、血與經絡配合天地運轉,回歸自然的一套至高的憚門修練功法。此法可穩定心神,去除雜念,靜調內氣、外合天道,是一種內外皆靜的憚修心法。要學習入靜打坐之前,首先必須先明白禪坐的三大要領,這也是禪門打坐重要的密練心法─調身、調息、調心(禪坐三調)。

調身─五種趺坐:

調身即為調適打坐的姿勢,以最適合自己的輕鬆方式,來達到怡然人靜的狀態。當然,打禪並不一定要用坐姿,平常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都可以達到入靜的境界,但仍以坐姿來入靜最佳。另一方面也要視體質、生活習慣、練功進度來做調整,以期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心性的入靜法為止。

腿部的姿勢:

腿部是盤坐中影響修習者最鉅的一部分,整個下盤的穩與實,皆靠腿部是否舒適、平衡來取決。腿部的五種盤坐方法,可選擇最合乎自己的一項,做為禪坐的入靜法門。

全跏趺坐:

俗稱雙盤。用雙手將左腳踝及腳踵提起安放於右大腿之腿根上,左腳掌略與右股齊,再用雙手把右腳及腳踵,安放於左大腿之腿根上,使兩腳底略向上,兩股交叉呈正三角形,全身重心均勻而穩定,適合長時間的禪坐且全身筋肉似一張弓,不致前後左右傾斜,是最正確的姿勢。

半跏趺坐:

俗稱單盤。以左(右)腳的腳踝及腳踵安放於右(左)腳腳股根上,另一條腳則自然曲置於右(左)腿股下,平置地上即可。

平跏趺坐:

又稱平盤。兩腿曲環,平放於座前,雙腳不用交叉,內環之腳踵,應盡量抵置於臀下會陰穴,另一腿外環,但腳尖應順收,不要直翹於外。

改良式趺坐:

將單盤的左(右)腳放置於右(左)腳的大腿及小腿的曲溝上;右(左)腳則置於左(右)腳的小腿下。也就是左(右)腳的小腿要平橫於右(左)腳腳踵及腳前掌之間的凹槽上,形成右腳腳背和左小腿呈平行線。

下盤式:

又稱如意坐、下叉式,即是雙腿自然地交錯放置於相對的腿股下,如一般人之就地盤坐。此式由於不受型式上之約束,所以又被稱為如意式。

臀部的姿勢:

臀部是最貼近地面的一個部位,因此要維持上半身不搖晃,臀部就要如同吸盤一般,緊緊地扣在地面上;如大樹紮根、文風不動,四平八穩地固定在坐蒲上,這種穩定臀部的方法又稱為「扣地」。為了使臀部有扣地感覺,可參閱下述做法:先平坐在地面上,兩手掌朝前平舉頭上,再慢慢向前俯身下腰至地面上,使胸部微貼地板,兩手掌向前平仆,使臀部微微上揚,停頓三秒鐘後,緩緩起身將雙手拉回,臂部從微揚再緩緩向後回生於地面上,像磁鐵般與地面緊緊密合。

腰部的姿勢:

腰為腹之兩側,而腹內為丹田所在,腰不正,則脊骨歪斜、背部凸起,丹田內陷,任、督二脈無法通暢。丹田位於臍下一寸三分處,即臍下四指寬處,在明視氣功口令中所言之下丹田,即位於此。

背部的姿勢:

背部最重要的部位是脊椎,如同天柱支持著全身,直通到頭部;背部也是人身督脈主要的通路,上自百會、下至會陰。所以,在打坐的同時,為使氣脈通行無阻,脊椎就要正直。使脊椎正直的方法可靠「拔背」的方法拉直、拉挺。先配合左右「搖振」,即自尾椎處開始較大幅度的搖動,拉拔椎骨節,再向上漸漸搖振拉拔到頸椎,動作越往上時幅度越小,直到整個脊椎拉直後停止,然後再把整條脊椎鬆垂放下,但脊椎仍維持挺直的狀態。

頭部的姿勢:

頭部要正直,首先下巴內收,則頸部自然直豎,形成了頸、背、腰筆直成一直線;同時,鼻尖、肚臍和眉心也成一直線。此時「頭如懸磐」,頭頂百會穴沿督脈而直通會陰。百會為全身陽脈匯集之點,若調身的姿勢十分標準,則氣脈會十分通暢,自動向上順行與任脈在齦交穴相會,所以下巴內收自可助人身大小周天運行。

舌抵上顎:

舌輕輕的抵在上顎齒內牙齦相交的地方,這叫「齦交穴」,又名「鵲橋」,任、督二脈交會於此。修習者練習氣功至一定階段時,產生於丹田的「氣」,可沿奇經八脈中之任、督二脈來運行。舌抵上顎,其可接通二脈,經十二重閣至禪山中,再下達丹田。此為氣功中所謂的「周天運行心法」。

舌抵上顎,必可生津泌液,唾液會源源泌出,使口腔圓潤不燥。唾液又名「金津」、「玉液」,也稱「活水」,是為舌上之水。據醫學上報導,其有促進腸胃消化及膽、脾、肝、胰等器官活絡的功能。根據分析,唾液含有十五種酵素、八種維生素及其它賀爾蒙等成分,功效奇特。而日本福岡市的西岡一教授也實驗證明,唾液可去除致癌毒素,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作用,並有殺菌、防癌等多項功效,至為珍貴。

手的姿勢:

兩肘微微向兩側拉開,肩要垂、腋下要虛空如有夾物般,雙手打金鋼印,兩手四指重疊,掌心向上,輕依於下丹田,兩手拇指指尖似接觸非接觸。

調息:

調息所論及的是呼吸的問題。

氣功的調息法以「慢」為主要重點,呼吸要深吸緩呼,綿綿不斷,達到「龜息」、「氣養」的效果。吸氣要均勻、要細、要沉、要長。吸到丹田時稍微住氣,如此可供給身體各器官營養,當然也不能住氣太久,便將氣閉住,將臉漲至血紅,反而氣血衝頂、眼壓上升,所以只能逐漸增長住氣的時間。平常的生理呼吸,成人平均每分鐘約為十八至二十次。學童則為二十至二十二次。凡是長期鍛鍊氣功之人,其呼吸次數會大為減少,每分鐘可減為四至六次,甚至有每分鐘僅一至兩次的情形,但初學者宜慢慢循序漸進,切勿急進,以免收到反效果。

修習氣功者,首先應以習練腹式呼吸法來入手。

腹式呼吸是以意識將氣導向小腹丹田,一切以丹田為呼吸的中心。但剛開始下腹部不易運動,必須經過一段期間,才能習慣用意識的導向來運動下腹部,而在每次的呼吸均能使氣下走丹田,這便是所謂的「氣沉丹田」,也就是氣功師所謂的「百日築基」之所在。此時丹田會有熾熱感,熱氣亦將顯現於背部的腎俞穴,而慢慢由督脈上升,這就是道家最愛的丹田爐火。

調心:

調心屬於意識上最重要的一環,如何能排除雜念,由靜入空,這才是調心的最高境界。人的入靜與否,取決於腦部的活動。清朝翁藻《醫鈔類編》中說:「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禪門道元禪師《普勸坐憚儀》強調心境要「身心脫落,身心一如」,這種種都是在形容禪坐時心、神、意、形都要一體,而且要將心放空,做到身心脫落、恬淡虛無的境界。道家說:「心不空,則丹不結。」但如何才能做到「心空」呢?這全要靠以意來調心了。在我們禪門中,常用「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心意用功夫」這麼一句話來鼓勵弟子;要做到悟徹心性,一定要將心做到「心靜無為,不著一物」的地步,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