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功

  放鬆功是靜功的一種。通過有意識地注意身體各部位,結合默念“鬆”字的方法,逐步把全身調整得自然、輕鬆、舒適,以解除思想,機體的緊張狀態,使緊張與鬆弛趨於平衡;同時使注意力逐步集中,排除雜念,心神安寧;從而活躍氣血、協調臟腑、疏通經絡,有助於增強體質,防治疾病。

  放鬆動對健康者,一般慢性病患者,都可在指導下進行操練。也可以把放鬆功作爲學習氣功的入門方法,並把放鬆的要求貫徹到整個練功過程中去,以提高練功質量,防止副作用。放鬆功對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腸胃病、青光眼、哮喘、神經衰弱等,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基本方法:

三線放鬆。

將身體分成兩側、前面、後面三條線,自上而下逐次地進行放鬆。

第一條線:頭部兩側-頸部兩側-肩部-上臂-肘關節-前臂-腕關節-兩手-十個手指。

第二條線: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膝關節-兩小腿-兩腳-十個腳趾。

第三條線:後腦部-後頸-背部-腰部-兩大腿後面-兩腿彎-兩小腿-兩腳-兩腳底。

先注意一個部位,然後默念“鬆”,同時注意離開這一部位,再默念“鬆”,從第一條線開始,循序而下,待放完第一條線後,放第二條線,再放第三條線,每放完一條線,在一定部位-“止息點”輕輕意守一下。第一條線的止息點是中指,第二條線的止息點是大腳趾,第三條線的止息點是前腳心,每處約止息1~2分鐘。當三條線一個循環放完後,再把意念集中在臍部,輕輕地意守,保持安靜狀態,約3~4分鐘。一般每次練功約二、三個循環,安靜一下,然後收功。

本法適應於一般初練功的健康人和各種慢性病患者。

選用方法:

分段放鬆:

把全身分爲若干段,自上而下進行放鬆。部分的分段有兩種:

頭部-肩臂手-胸部-腹部-兩腿-兩足;

頭部-頸部-兩上肢-胸腹背腰-兩大腿-兩小腿及腳。

注意一段,默念“鬆”,每一段可默念“鬆”二、三遍。每次練功可放鬆二、三個循環,後止息在臍部。

本法適用於初練功對三線放鬆感到部位太多,記億有因難者。

局部放鬆:

在三線放鬆的基礎上,單獨就身體的某一病變部位或某一緊張點,注意它,然後默念“鬆”20~30次。

本法適應於三線放鬆掌握得比較好,而病變的部位有可能進行放鬆者。如青光眼的眼部、腫大的肝區等。

整體放鬆:

將整個身體作爲一個部位,默想放鬆。它又有三種放法:從頭到腳籠統地似流水般向下默想“鬆”;就整個身體籠統地向外默想“鬆”;依據三線放鬆的三條線,依次流水般地向下默想“鬆”。

本法適用於三線放鬆、分段放鬆掌握得比較熟練,能較好地調整身體、安定情緒者。或初練功感到進行三線放鬆、分段放鬆都有困難者。

倒行放鬆:

把身體分爲前後兩條線進行倒放。一是從腳底開始,依次爲腳跟、小腿後面、兩腿彎,大腿後面、尾閭、腰部、背部、後頸、後腦至頭頂;二是從腳底開始,依次爲腳背、小腿、兩膝、大腿、腹部、胸部、頸部,面部到頭頂。這樣前後倒放,作二、三個循環。

本法適宜於氣血兩虧、神疲乏力,頭暈眼花、中氣下陷等虛症明顯的患者。

注意事項:

默念“鬆”字不出聲,快慢輕重掌握適當。用意太快太重會引起頭部不適,太輕太慢則易昏沉瞌睡。

在默念“鬆”時,如遇到某一部位沒有鬆的感覺,或鬆的體會不明顯時,不必急躁,可任其自然,按照次序,繼續逐個部位地放鬆下去。

一般採取自然呼吸,如體會到呼吸時,可以與呼吸結合起來,在吸氣時注意部位,呼氣時默念“鬆”。意守臍部,感到腹部有起伏時可以進行腹式呼吸的鍛煉。

姿勢採用平坐、靠坐或仰臥。站式不宜作放鬆。

進行放鬆后除一般意守臍部外,還可選用湧泉、大敦、足三里、命門、中沖等穴位或采外景。

中醫辨證屬於實症患者,宜多放少守;如辨證屬於虛症患者,不宜多次循環放鬆,宜作倒放,或多意守止息點,意守止息點有困難的,可配合數息法。